獻給藝術的情歌:致北藝大畢業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109級畢業展 「自由回收」 展覽主題牆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 109級畢業展 「自由回收」 展覽主題牆。圖 / 潘娉玉提供

可能差不多就在你們這個年紀,聽著〈愛的代價〉(1992) ,總覺得它是一首動人的情歌。透過張艾嘉清透洗鍊的聲音,詮釋李宗盛彷彿是看盡千帆過境的眼睛,總讓當時年輕的我,以為早已瞭解甚麼是「愛的代價」。

隨著年紀漸長,工作和創作逐漸淹沒我的生活,許多年後的某一天,我突然在廣播中聽到播放著「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我才發現原來、原來這首歌,唱的是藝術家給藝術的情歌。

當我們沉醉在愛裡時,我們不會計較它的代價是甚麼;當我們全心投入創作的時候,我們也不會問創作的代價是甚麼?就像我們所相信的「一朵永遠不凋零的花」,我們勇往直前。

沈肱泓作品
沈肱泓作品,〈向內寫生--身為美術學院學生 / 美術學院學生做作品是怎麼樣的存在? 〉,2023/03-2024/04,寫生行動,尺寸依裝置場地而定。圖 / 沈肱泓提供

一個想像的付出對象,總讓我們想像它將回報所有付出;但這只是以愛之名而已。最後,這不凋花成為幻象,當一切灰飛煙滅時,已經來不及計算曾經付出的代價。許多人以為:為愛或為創作一定要犧牲許多事情。為愛犧牲或為創作犧牲,聽起來很偉大,就算不偉大,好像也挺酷的。但這其實是扭曲的。

人們總是因為害怕孤獨或寂寞,才尋求愛的庇蔭,但到頭來,孤獨從不曾真正遠去。對愛的付出或對創作的投入,也是這樣:真正的對象或目的常常被混淆,以為愛的是別人,結果是愛自己;以為是付出,其實是索報。

不獨立,不能愛人;不獨立,也沒有自由。創作也是一樣。也許在我們還不清楚它是什麼或者愛著的是什麼的時候;生命的匱乏感,驅使我們去愛、去創作,使生命完滿。但是生命究竟要怎樣才完滿呢?追求超越的價值?或是追求世俗的價值?或者,完滿是可能的嗎?

「選擇所愛,愛你所選。」只是初階的困難,進階的困難在於不求報償。不求報償的愛或不求報償的創作生涯,都是困難的。如果理解藝術創作的自私,你會知道創作的本身即是報償。獨立是為了自由,要獨立才能真正愛人,要不求報償才能真正自由;而經濟獨立是自由的要件,好比愛情與麵包的抉擇;種種的這些,都讓藝術創作「#像極了愛情」。

王思棋作品
王思棋作品,2024,drive me,玻璃纖維、沙子,尺寸依裝置場地而定。圖 / 王思棋提供

我一直記得我在大學畢業典禮的那一天,可能是我記憶中少數會記得的不快樂的一天。從小也許你們也都和我一樣,從義務教育到高中和大學,彷彿是完全設定好的目標一般,不用想太多,照著走就對了。

也因為這樣,大學畢業典禮就代表了這「不用想太多」的階段結束了,未來即將獨立,所有的現實、不確定和徬徨一起湧向眼前。未來,當你們想起年少時的夢想時,會是什麼樣的心情?也會對於選擇藝術之路的「愛的代價」究竟是甚麼,了然於胸嗎?

我常以坎伯(Joseph Campbell)的「成為你自己」鼓勵同學。「成為你自己」總是會有很多阻力,過去有時是家庭或父母的因素,隨著時代改變,家庭或父母都變得更加開明,這個因素的作用逐漸在降低,自己或其他因素卻在增強。

在教學的時候,看到許多在創作學習中,不快樂的孩子,也因此反省自己是否也是孩子們「成為他自己」的阻力?我們是不是將自己的夢想,變成了孩子的夢想?「成為藝術家」是否是個不切實際的幻夢?

羅文謙作品
羅文謙作品,2024,〈哪裡有壁虎?〉裝置作品局部,複合媒材,尺寸依裝置場地而定,圖 / 羅文謙提供

「成為藝術家」應該是美術系畢業生唯一的選擇嗎?又或者是「成為藝術家」的路途艱險,我們有充分告知嗎?在我回來母校任教的開始,我就不斷的提醒自己,要記得年少時的夢想與徬徨,而我們如何在教學場域,或在你們即將成為藝術圈的新鮮人之際,告訴大家不僅要在專業上整備好,也要在心態上整備好。

我們不應該在人生和藝術創作中作優先性抉擇,如果可以,請試著平衡兩者;而事實上兩者是密不可分的。不要以藝術創作為藉口,犧牲了人生中該做的事,包括應該要享有的快樂或應該要負的責任。

如果必須選擇,當然是人生比較重要,因為藝術創作的動力來自對生命本身超越性的嘗試。不要逃避人生的功課,你越是逃避它,它追得越緊,像美杜莎一樣回頭盯著它,它就能變成是一顆顆你踩過去的石頭。

如果你熱愛藝術創作,成為藝術家當然是最理想的工作狀態。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之一,但這卻不一定是唯一最棒的工作。在這世上還有許多有意義而且對這個世界有貢獻的工作。比起其他對世人有貢獻的工作,藝術創作的貢獻是有限的,如果我們的創作不能成為對這世界有意義的作品,我們真的是很自私的。

羅雯芊作品
羅雯芊作品,2023,〈車窗〉,膠彩、韓國壯紙、牛皮紙,100×65 cm,圖 / 羅雯芊提供

當我們了解這種自私,就應該更加謙遜。想在藝術領域能有一點點成就或累積,才華與努力只是基本門檻,還有無數無法算計的條件。這並不是要你一一去評量你有沒有這樣的環境條件,才去選擇這條路,而是希望你重新評估藝術創作在你人生當中的角色或意義到底是甚麼?如果有不同的理想,不要害怕改變,不要害怕選擇,不論選擇甚麼,都要勇往直前。

愛與創作都講求無目的性。為了它自身的獨立而為,為了它自身的自由而為。然而,首先要做到獨立是困難的,等獨立後,你們又會發現自由也是困難的。因為在生命現實中,有許多事情需要權衡-衡量愛的代價、交換的政治。我們的夢想只能在它的縫隙中,謀來得之不易的自由空間。這時候,也許,只是也許,你們能夠發現愛與創作在生命中超越現實價值的可能。

最後,請記住,完成生命本身的課題,遠比成為有名的藝術家更重要;要獨立、要敬業並且成為你自己。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