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常菜:蒜香奶油菇 絲瓜蛤礪

〈蒜香奶油香菇〉局部
潘娉玉,《我們的家常菜》,〈蒜香奶油香菇〉(局部),2022,攝影 / 朱淇宏。

文山興岩社福園區公共藝術計畫中的另外兩件《我們的家常菜》,是〈蒜香奶油香菇〉(2022)與〈絲瓜蛤礪〉(2023),這兩道菜是從母親的家常菜中選出。

何以選這兩道菜?倒不是因為母親有何密技。其實,家常菜需常常做、工序不能過於繁瑣、食材也需親民。所以創作策略上,反而是從系列作品整體的色彩去考量,希望在造形或色彩上與前兩件有較大不同、有些不同特色,因而選這兩道菜做題材。

〈蒜香奶油香菇〉是母親從鐵板燒餐廳學來的,鐵板燒的主角通常是肉類或海鮮,配置的蔬菜常常是豆芽菜。講究一點兒的,便有「蒜香奶油香菇」。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母親自己研發的「蒜香奶油香菇」作法:

新鮮香菇十數個去蒂,因為香菇是整朵燒的,所以先要將香菇下滾水鍋川燙2分鐘到半熟,鮮香菇撈起、瀝去多餘水分備用;大蒜切細丁後先用橄欖油爆香,主要因為如果直接用奶油爆香,奶油燒太久會焦;將瀝乾水的香菇放進大蒜爆香的鍋中,等香菇燒至軟熟,最後嗆上2大湯匙米酒、適量奶油與鹽後起鍋。

潘娉玉,《我們的家常菜》,〈蒜香奶油香菇〉,2022,布料、繡線、化纖棉,70×70 cm,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文山興岩社福園區 公共藝術,喜恩文化藝術策畫,攝影 / 朱淇宏
潘娉玉,《我們的家常菜》,〈蒜香奶油香菇〉,2022,布料、繡線、化纖棉,70×70 cm,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文山興岩社福園區 公共藝術,喜恩文化藝術策畫,攝影 / 朱淇宏

這道菜奶油如果放多些,當然香氣會更足,不過如有健康考量適量即可,大蒜如果愛吃可多放;米酒與香蒜奶油可以完全去除鮮香菇的草腥味,燒軟的鮮香菇有醇厚的結構吸收香蒜奶油醬汁,這是整朵香菇下去燒才有的滑嫩口感。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又向母親請教〈絲瓜蛤礪〉要怎樣燒才好吃,她說太簡單了,不值一提。最後被我問煩了,她說只要買淡水鎮上賣的絲瓜,怎麼燒都好吃!因為在熱鬧鮮活的淡水傳統市場裡,總有許多從附近山上來擺攤的小農,攤上蔬菜瓜果很多一早都還在田裡頭。絲瓜要燒得好吃,關鍵就在食材新鮮。

在淡水買菜總能清楚感受四季的更迭;這使我想起,與絲瓜都同時盛產在夏天的瓠瓜,命運卻大不相同。絲瓜總是很受歡迎;瓠瓜就不一定了。絲瓜佐薑單燒,是家常菜,如果配上蛤蠣蝦仁,鮮味升級就成為可宴客佳餚。瓠瓜呢?思來想去,大約就是包餃子最好吃,所以搬來淡水前,餐桌上很少出現瓠瓜。

記得剛搬來淡水時,母親從市場抱回瓠瓜,我正納悶著,問她為甚麼會買瓠瓜?她說買豬肉送瓠瓜。覺得真的是很詫異,平常只聽過買菜送蔥。之後,每到夏季,家裡都會出現瓠瓜,一會兒是賣菜小販送的、一會兒是美髮院老闆娘送的,好似人人都有吃不完的瓠瓜,於是我們才學著多吃瓠瓜。雖然我們更喜歡絲瓜更勝瓠瓜,但母親覺得這是在地好客人的VIP禮遇,也就愛屋及烏了。也許,有天還真能研發個特別的瓠瓜料理,再寫上個新食譜。

潘娉玉,《我們的家常菜》,〈絲瓜蛤礪〉,2023,布料、繡線、化纖棉,70×70 cm,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文山興岩社福園區 公共藝術,喜恩文化藝術策畫,攝影 / 朱淇宏
潘娉玉,《我們的家常菜》,〈絲瓜蛤礪〉,2023,布料、繡線、化纖棉,70×70 cm,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文山興岩社福園區 公共藝術,喜恩文化藝術策畫,攝影 / 朱淇宏

四道家常菜除菜色外,不同的空間和背景,也都有思量。雖然是同一題材,但希望從空間的安排中,可以讓觀眾想到自己家的廚房或餐桌。比方〈蕃茄炒蛋〉在Instergram發布時,我便收到住臺南的學生有趣的留言,說作品廚房背景中的磁磚圖案,正和她目前租屋處的廚房一樣的樣式,這就讓我覺得我在作品中的計謀得逞了,很開心。

《我們的家常菜》也是使用先前在〈金毛紅羽〉(2019)所提到的貼布繡技法,不過與先前做法非常不同的是,這系列改用攝影的影像作為圖稿。貼布繡的製圖需求要有一定的精確性,必須事先設計好構圖與工序,傳統上的設計也會比較傾向平面圖案。因此以攝影影像作為圖稿,著實充滿挑戰性。

印花布不論是甚麼圖案都是二度空間的平面設計;攝影圖像則是在平面空間中,紀錄著三度空間的影像。因此,貼布繡技法在詮釋的攝影圖像時,必須要解決影像景深與空間次序如何表現以及種種不規則影像圖形如何拼接或構成層次的問題。

每次,當決定用某一幅攝影圖像作為《我們的家常菜》草圖時,真的都倒吸一口氣,因為不確定能不能夠做得出來;每做完一件,就像爬了座山似的-那座隱藏在印花圖案裡的山。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