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M:採購新思維的談判維度

白宗城
白宗城,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經營管理MBA 碩士。美國ISM供應管理協會CPSM認證供應管理專家、美國PMI專案管理學會PMP認證專案管理師。現任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SMIT顧問/前理事長、中華經濟研究院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研究團隊新竹企業經理協進會CPMAH供應鏈主委、台灣企業永續獎TCSA評委、清華企業家協會NTHU創業Garage企業導師。

如果說,採購由來已久慣用「以最低價格為目標」的談判方式,在2020年之前已經命懸一線,那麼COVID-19的大流行則為其帶來最後儀式。隨著COVID-19席捲全球並擾亂供應鏈的過程中,企業採購早已在爭先恐後的用任何價格購買產品時,就失去談判的籌碼。

雖然一直以來,沒有哪個採購組織的日子是輕鬆的,但這場疫情卻將那些以建立牢固供應商關係為目標的組織,與那些優先考慮獲得最佳交易的組織徹底完全的分離。

在市場上,有些公司始終未著墨供應商關係管理(SRM),因為他們更關注相互競爭。疫情期間,當供應鏈問題連鎖出現時,很多供應商心中的OS:「過去你們沒照顧我們,在這場危機中,我們將先照顧過去照顧我們的客戶」。由此可知,採購如完全將談判視為價格問題,一旦供應鏈出現危機時將突然發現,對採購來說問題將更難解決。

雖然疫情改變了一些商業條件和採購動態,但談判的藝術並沒有改變,只是更換了不同態樣。在2020年疫情發生前,長達30多年來的超級全球化時代,供應鏈都一直在可靠且可預測的條件下運作,但一場疫情讓一切都產生轉變。

在過去,靠單一貨源與及時庫存(JIT)運作的模式,如今已不是最明智策略;另一方面,中國在成本、供應鏈基礎設施與穩定物流的優勢也不再明顯。在這樣背景下,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企業採購需要重新思考或者重新構想採購的核心假設,只有「重新想像」才得以獲得新競爭優勢。

緊張局勢-關鍵的談判工具 

一種新的談判核心觀點,透過「競爭維度」與「協作維度」,進行價值與價格間的槓桿,最終創造出談判價值。提到競爭,通常會想到緊張,緊張通常被視為負面因素,但對達成良好協議卻至關重要;如果談判中沒緊張氣氛,那麼談判就不會真的順利,建立健康的緊張氣氛、找到平衡是建立雙方創造性合作的關鍵。

上述所討論的緊張氣氛不是消極或不健康的緊張狀態,這樣的緊張屬於傲慢、僵化和惡意談判的結果,並非競爭維度所需要的。對應到2020年疫情期間,許多公司面臨的挑戰,是因為忽略與供應商建立牢靠的關係,相反的,向來只專注確保最優惠的價格所導致。

大多數人都希望講道理,但若建立緊張局勢中拿捏不當,容易在談判過程中存在過早打破緊張局勢,並早於對方之前就放棄一些有價值的條件的風險;或是一直保持緊張狀態,直到陷入僵局。

談判有如走鋼絲

發展穩固的供應商關係,同時支付盡可能最低的成本(至今仍是採購至關重要KPI)一直是具挑戰性的平衡。特別在疫情時,許多商業交涉都透過Zoom或Teams的網路方式完成,有些時候甚至關掉鏡頭不知道對方身邊有多少人。

在這樣的虛擬環境中進行談判,對方的肢體語言和對方成員的反應都無法得知,等於將人的五官遮蔽住了好幾個,於是「不透明」造成採購談判如走鋼索。

這種缺乏面對面的接觸限制了緊張氣氛的醞釀,也讓非語言線索不僅更加難捕捉,也不易達成談判中關鍵的讓步共識。科技縮短雙方間的距離,但某些方面也因此讓能掌握如何影響另一方的資訊越來越少。

根據美國ISM 研究表明,端到端供應鏈需要越來越多的作為(連結),用以管理一個複雜的整合態樣,尤其,在未來常態性不穩定供應鏈環境中,尤其重要。

關係仍然是最關鍵的

長期以來,談判一直被認為是供應商關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疫情下供應鏈中斷和持續不斷的通貨膨脹時代,幾乎每個行業都受到影響,不僅僅是個人。

但光上述談判論點還是不夠,有效且有意義的談判必須包括建立關係和尊重(長期),這與因成本掛帥而不斷採取強硬態度對供應商的採購作為相悖,也會與後疫情時代「重建信任」的主軸脫鉤。

恐怖分子在紅海向船隻開火、長灘港口運營關閉、冰島火山活動導致西歐機場關閉或烏俄戰爭、以巴戰爭等,都一再宣告接下來不穩定的供應鏈將會頻繁。如未與供應商建立良好關係,就會成為那個無法度過難關的客戶,因為供應商會優先考慮善待他們的客戶。在這種新環境下,談判過程既需要定性,也需要定量,甚至更多。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