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香味飄出台菜混融的痕跡 反思複合性歷史真味(上)

【圖4】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 七沁工作室,2017,布料、化纖棉、拾獲物,250×400×400cm
|【圖4】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 七沁工作室,2017,布料、化纖棉、拾獲物,250×400×。圖 / 潘娉玉 提供

在許多代表「臺灣菜」的菜餚中,來自於歷史、來自於不同族群味道混融的痕跡無所不在,特別是「川味紅燒牛肉麵」引起我的興趣。

陳玉箴曾在《飲食文化》分析「飲食與認同」的議題時,認為「被選擇為『國家/民族料理』的食物,往往具備以下特質:『在地性』、『獨特性』、『傳統性』與『自我認同』」(注1);《「台灣菜」的文化史》一書,又提到「關係性」、「表演性」與「商品性」,是所謂「國族菜」的三大特徵(注2)。

也許檢視這道菜餚的種種條件,它不盡全然符合她所分析的「國族菜」的各項條件,但因為它深入許多人的家庭成為家傳菜,尤其是這道菜形成的複合性歷史、平衡地混融多樣食材。這使我覺得這道菜餚所蘊含的、融合的智慧,非常值得探究與深思。〈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出來。

〈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2016-2019,) 因為裝置地點的差異,也嘗試了幾種不同版本的裝置。從二○一六年第一次在臺南加力畫廊聯展,後來在新竹七沁工作室個展(2017) 【圖4】以及南投草屯臺灣手工藝研究中心(2018)、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2019)兩次聯展,共展出4次,每次的裝置內容與形式都有一些變動;直至二○一九年在臺北展出時,所有內容總算大致底定。

這件作品與其他作品特別不同,除了試圖描述牛肉麵的結構與味道外,還想要將歷史的敘事與反思一同呈現出來。在裝置場地中,一開始的視覺焦點是一對合併的籐製木椅上的行李箱,行李箱裡裝盛著編織成網狀的白麵,在麵條網結構的中央是蘋果、番茄、辣椒、豆瓣醬缸、以珠鍊串成的辣油【圖5】,以及有飛機圖騰的空軍行李箱,這些都是牛肉湯頭的味道。

一些白麵延伸到行李箱空間外,穿過右側另一對籐製木椅。在花磚的地毯上有許多不同深淺、半透明的紅色紗布球。有裝置成串的,也有散落在地上的,與許多模型小兵裝置在一起。紗布球具有抽象性,可以將它視為牛肉麵這道菜的牛肉,但它也象徵這道菜較為抽象的層面。

【圖5】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 局部 ,2019
|【圖5】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 局部 ,2019。圖 / 潘嶸 攝影

在創作過程中,軍人形象如何在作品中處理,思考良久。不只是因為這道菜在臺灣形成的歷史與老兵有關,也想要指出老兵們被遺忘的處境。一開始先將老兵的形象處理成剪影,放在紅色半透明的紗布球中,但可能因為紗布的層次色彩與光線等等問題,導致在裝置時不容易被看到。最後我決定製作更多的不同大小和顏色的紗布球,裝置在作品中的三個區塊。

第一個區塊是將紅色紗布球放置在花形磁磚的地板上。在這部分裝置,軍人模型的槍口埋在紗布球,紗布球好像是他們攻擊的對象,也像是從槍中射出來的東西;還有一些槍口,隔著紗布球對峙,好像是預備互相射擊。

第二個部分的紅色紗布球,裝置在橘紅色的絨毯上。軍人奔跑著,好像要進攻甚麼,最後被紅色的紗布球整個包覆了起來,好像凝結在裏頭,無法行動【圖6】。第三個部分,是一整隊的軍人,在木椅腳下圍成一個圓圈,而他們的槍口卻向著圈內。

除此之外,此次還裝置了三架模型飛機,其中兩架在空中或是在椅子上的,都拖曳著屋子、醬缸或行李箱等等的東西;第三架飛機則被藏在花毯角落底下【圖7】。這些是川味牛肉麵在臺灣的結構與複雜的風味。模型小兵一方面象徵著過去的歷史,整個裝置的方式,也象徵著對於戰爭的質疑,質疑戰爭的無理性與荒謬。

【圖6】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 局部,2019
|【圖6】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 局部,2019。圖 / 潘嶸 攝影
【圖7】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 局部,2019
|【圖7】潘娉玉,臺式融和風:川味紅燒牛肉麵 局部,2019。圖 / 潘嶸 攝影

「川味紅燒牛肉麵」據傳是臺灣渡海老兵發明的菜餚。這樣的故事不只是鄉愁這一味而已。故事最懸疑的地方,是四川可能並沒有像這樣一模一樣的菜餚。根據逯耀東在四川成都的考察以及在他多篇「論牛肉麵」的考據,認為在四川最接近「川味牛肉麵」味道的,可能是成都小吃「小碗紅湯牛肉」。

臺灣牛肉麵確實的發源處,雖然難以追溯,高雄岡山眷村的豆瓣醬,卻是牛肉麵在臺灣生成的關鍵醬料。岡山豆瓣醬是眷村,來自四川的空軍劉明德,退役後開始在眷村製作(注3)。楊渡在〈牛肉麵與美援〉一文中,是考察了牛肉麵的「白麵」,他認為「白麵」與美援(1951-1974),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注4)。

更早寫牛肉麵的,是寫在民國七十五年的童世璋,他在〈四、牛肉麵的滄桑〉中,補足一些有趣的資訊。在文中談到的幾個中國城市的各式牛肉麵以及牛肉的料理,是沿著北伐和對日抗戰的路徑串起來的:從武昌、上海、長沙、寶慶,四川的成都、保寧府、瀘州等等地方。

他還考據《四川文獻》易勁秋「紅燒牛尾」的食譜,確立四川牛肉料理使用豆瓣醬和爆炒的技法。不過與逯教授在九○年代的觀察一樣,他說:「成都……似乎不重視牛肉麵」。而且童世璋也不太確定,原來在四川的「紅燒牛尾」的料理,是否曾佐以麵條食用(注5)。

逯教授在另一篇〈也論牛肉麵〉裡,提到鳳山的「司令官牛肉麵」(注6),描述著退役軍官像司令官一樣賣著牛肉麵與蹄花麵的情景。無獨有偶的,出身岡山眷村作家朱衣在《岡山樹色新》裡,在「無牌豬腳麵」一段,提到岡山眷村子弟懷念的無名麵攤,她花了一整個篇幅談豬腳麵,卻沒有提到牛肉麵;然而文章所附的黑白照片裡,麵攤招牌上卻大大地寫著「豬腳麵 牛肉麵」。

另外一個有趣的發現是,根據兩位作者的描述,當時這兩項麵點-牛肉麵與豬腳/蹄花麵,常常一起販售,好像是這些四川退役老兵在麵店中典型相伴的菜單。陳玉箴對照逯耀東與童世璋的寫作內容,認為「『川味牛肉麵創自臺灣』的推論,…尚缺乏足夠可信之論證。」(注7)但可用來「說明『飲食傳統』創造的動態過程。」(注8)。

不論「川味牛肉麵」是否為臺灣人創作的菜餚,可以確定的是,它在臺灣加進去許多不同味道。它在種種因素之下,從臺灣菜的體系之下被認識或塑造,它有不同於四川其他牛肉料理的組成結構:「白麵、辛香味料、豆瓣醬、牛肉/牛筋、酸菜、蘋果/蕃茄」;這道菜的結構,反映著這塊土地上人們的歷史。於是我想像老兵如何在臺灣拼湊家鄉的味道,又因為食材差異和記憶的距離,作成一道創新的臺灣料理。

先睹為快: 川香味飄出台菜混融的痕跡 反思複合性歷史真味(下)

注釋:

(注1) 陳玉箴,《飲食文化》(臺北市:聯合文學,2015) 103-104。
(注2) 陳玉箴,《「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新北市:聯經二刷,2020) 379。
(注3) 逯耀東,《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臺北市:東大圖書,2001)195-196。
(注4) 楊渡,《有溫度的台灣史》,(臺北市: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8)41-46。
(注5) 童世璋,《小吃的藝術與文化》,(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75)105-112。
(注6) 逯耀東,《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193。
(注7) 陳玉箴,《「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341-342。
(注8) 同上,342。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