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中城跳上鍋鏟的鄉愁 勾出家傳食譜新念想

潘娉玉,飄洋過海 作品細節,2014-16,複合媒材,57× 276× 276cm
潘娉玉,飄洋過海 作品細節,2014-16,複合媒材,57× 276× 276cm

二OO一年夏天我離開臺灣,展開為期七個月,在美國的駐村與行旅。出國前打包行李,我要母親推薦一本我可以帶去旅行的食譜,預防我的胃在異鄉作怪,生起我不想生的思鄉病。到了紐約公寓,打開向母親借來的書一看,才發現原來母親對我的手藝頗有信心。因為這本書上既沒有醬油幾大匙、糖幾瓢,酒水多少的指示,當然也就沒有爆香之後該怎麼辦的教戰守則。

從小媽媽的書架上就是整排的食譜、烹飪文學的書、剪報,許多的烹飪筆記。我才能認字、讀整篇文章的時候,就拿媽媽這些書囫圇吞棗一番。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林海音女士編輯的《中國豆腐》 。這本書不像其他食譜,有漂亮的料裡圖片,文字讀起來卻色香味俱全,教人很難不想像箇中餐食裡,豆腐的好滋味。貪吃又不識愁滋味的我,努力在腦子裡,拼湊文字裡冒出來的種種滋味。過了很久很久以後才明白,原來這書裡頭是鄉愁的滋味。

在還不是手機年代的曼哈頓中城公寓裡,我望著請客的菜單,想著:「總不能像以前一樣,一個做菜的步驟忘了,就打電話回去問媽媽,要自立自強吧!」食材從中國城買好了,卻也不是想要有甚麼。許多食材都得靠自己發揮創意。食材到手,才又發現創意是不夠應付的,還需要有想像力。回憶中某道菜的味道,究竟是什麼東西加甚麼東西?要先放這個?還是那個呢?分外吃力地想著烹飪的程序和步驟,想著想著,媽媽教我做菜的情景,就一幕幕的出現了。突然,我在這一刻才明白:原來我所擁有的,全部來自於她。在那一刻,想起在家裡再平常也不過的情景,倏忽地變成獨特意義的時刻:以前平躺在書裏面的詞彙:鄉愁,就這樣冷不防地冒出來跳在鍋鏟上。

這樣衝擊與體會,使我萌生以家常菜為媒介,探索個體家庭故事的渴望。以「家常菜」為線索,將家庭故事「煮」出來,從而探討家庭故事的不同面向。英文標題 ‘ Family Recipes ’ 也可譯為「家庭處方簽」,暗示著家庭感情的複雜性-治癒與被治癒的歷程。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英文諺語則說 「每一個家庭都有它的十字架」( ‘ Every family has its cross to bear. ’ ) 。經書與十字架都是沉重、都需要被理解與治癒。「食譜」在此系列作品中,不僅僅只是食譜,是故事書,也是處方籤。

烹飪與飲食是生活中重複的日常。它有著繁瑣勞動的一面,也有其儀式性一面;它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它也是情感與精神性的需求;它是私人經驗,也是集體經驗。「食譜」作為烹飪的文獻,不僅記錄著與飲食的食材與做法,也記錄著日常與文化的軌跡。「家傳食譜」是「家」的文獻,也是族譜,聯繫著我們的過去,記錄著持續不斷變化的、有關於人世世代代的故事。

《家傳食譜》是以雕塑和裝置藝術的方式來呈現的系列作品,試圖探討家庭、食譜與文化與神話敘事結構之間層層疊疊的關係。平凡的日常如何能夠成為獨特的敘事?而許多個體的敘事,又如何一個個重疊成集體的神話?我們每個人又如何一起參與著神話?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