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家書、情書與食譜 (下)

【圖4】2020年《家傳食譜》第三次個展在伊通公園展出時,也展出母親部份的食譜收藏。
【圖4】2020年《家傳食譜》第三次個展在伊通公園展出時,也展出母親部份的食譜收藏。圖 / 潘娉玉

當我開始做《家傳食譜》系列作品時,許多人都非常好奇,我們家的菜屬於哪個派系?其實,母親專長的菜餚難說是傳承了閩南菜、客家菜、還是福州菜。她的食譜,有她多年的研究實踐在裡頭。她喜歡分析不同做法,嘗試後再加以改良,她總說:「雖然我已經會做這道菜了,但看看別人怎麼做,總是還能學到不同的東西。」

母親的拿手菜,往往綜合電視名廚教學、食譜或報章雜誌上的種種來源。其實,結婚前她不會做菜,她的家族因為是製作細木家具的工廠,總是有許多夥計一起吃飯;家裡有好多人手,所以在少女時期不曾有機會學作菜。她是名符其實的「電視媽媽」,許多菜都從電視上學來。電視烹飪節目:傅培梅、陳春香、程安琪、鄭衍基、蔡季芳,到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都是她的老師。

除此之外,她還收藏一櫃子食譜,常常是她想做甚麼時,就去翻找她的書或筆記,認真的在她的書桌前,寫食材採購清單或步驟摘要。她還常常自嘲說:「我不會讀書,我只有看食譜的時候,我才不會睡著」。所以《家傳食譜》系列個展在伊通公園1發表時,因爲展間剛好有個書櫃空間【圖4】,母親的食譜收藏,也就能藉機展出。

我與母親常常一邊看著烹飪節目,一邊討論或評論食譜。看電視一起研究食譜,成為母女倆分享的開心時光。「油炸綠蕃茄」是道有特別回憶的食譜。記得有次和媽媽去電影院看《油炸綠蕃茄》(1991)2,電影本身刻劃的女性與同志情誼令人動容,在電影中「油炸綠蕃茄」像是蛋糕一樣不斷出現在崔古特老太太的記憶和療養院的床前。

這實是讓我們非常好奇油炸綠蕃茄,到底是甚麼味道?當時我還沒造訪過美國,硬是從媽媽食譜架上,找到這道食譜,雖然只有幾行字,我還是不停地撒嬌媽媽要做給我吃。經過好幾次我們一起改良,這道菜終於看起來像電影上的那道,後來有機會在美國吃到,發現我們做的味道與美國版油炸綠蕃茄非常不同,不過我們更喜歡自己作的版本。

【圖5】潘娉玉,虎媽的食譜,2019,布料、手抄紙、珠飾、拾獲物、木棉350×300×300 cm
【圖5】潘娉玉,虎媽的食譜,2019,布料、手抄紙、珠飾、拾獲物、木棉350×300×300 cm 陳明聰 攝影

〈虎媽的食譜〉(2019,【圖5】) 這件作品,就是表達來自四面八方,形成母親食譜的種種來源。而「虎媽」描寫的正是我的母親。虎媽是母親既慈愛又嚴格的雙重形象。我稱媽媽為虎媽,她不會生氣,因爲她就是性格情緒很鮮明的人,我還笑她生起氣來「喊水會結凍」(台諺)。

虎媽在不同角度看的時候表情不同,多數的時候虎媽是笑咪咪的,有些角度看起來卻是威嚴的。布老虎的背上揹著一個像包袱又像食物的寶塔,象徵母親的負擔與智慧。【圖6】。她也很自豪我叫她虎媽。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後,我曾有段工作不著邊際的時候,自行創業時,設計、製作與銷售布老虎,為此向媽媽學了許多布類工藝技巧。媽媽是我的老師、員工,也是我布老虎們的媽媽。

在〈虎媽的食譜〉裝置作品中,象徵媽媽的布老虎站在作品中央的行李箱上,輻射出去的是八疊交錯、堆疊、象徵食譜的手抄紙捲。紙捲上有不同顏色的針車線線條,暗示不同來源的滋味。一卷一卷的手抄紙,成塔成疊地圍繞著虎媽,它們是不同來源堆疊、傳承與書寫的影響。

裝置中,在每堆紙捲的間隔,安排不同盤子,還有各色珠鍊由天花板而降,如同各方的味道,點點滴滴地凝結在盤中,它們是美味的顏色。母親的家常菜既不是南方的,也不是北方的。而是有著各個不同地方的技巧和影響,在她的身上融合,這也正是臺灣菜的一項特色,繼承融合多樣傳統的創新文化。

這件作品不只要表達母親的食譜或是臺灣菜的食譜,受到來自各方的影響;這件作品也廣泛指涉所有「母親教我的事」。我曾在創作歷程的某一個時刻突然頓悟到,我如此喜歡沉浸在繁複程序的狀態,原來是來自母親在廚房忙活情景的銘刻,在繁複程序的堆疊中形成作品,這是母親對我無形的影響之一。

【圖6】潘娉玉,虎媽的食譜 (細節)
【圖6】潘娉玉,虎媽的食譜 (細節) 潘嶸 攝影

裝置中使用的木作舊行李箱也有故事。布老虎站在木箱上環視著食譜,感覺威風八面,但行李木箱卻是實實在在離散的象徵。我們住在中和公寓老家時,住在二樓的鄰居胡媽媽,來自大陳島,很會刺繡,她還曾經送給我們她幾幅繡品。某日媽媽遇見她,卻看見她正要把這口木箱丟掉,於是媽媽問她是否可把木箱子送她?於是,這木箱子就在我們家藏放著雜物好多年。

搬到淡水後,因爲呂淑珍師母的引介,有機會認識章桂娜師母3。記得有次機緣訪談她,她說從中國乘船來臺的時候,船實在太擠,行李都不能帶了,只能丟下船去。製作〈虎媽的食譜〉時,想起章師母談起的逃難經驗,也想起這口放在家裡塵封多年的箱子。

於是我把雜物清理掉,請學生幫我整理加固這口舊木箱,並且將它放到這件作品的中央,四周的食譜彷彿是老虎腳下壓箱寶裡翻出來的東西。我猜想,箱子裡原本裝的是更多有關遷移與離散的故事,而食譜在這有限空間中,顯得特別奢侈。

 

  1. 1988年設立於「伊通公園 ITPARK」,是臺北市具有歷史代表性的替代空間,相關資訊請見網頁

  2. 電影原著是小說家芬妮•傅雷格(Fannie Flagg, 1944- )撰寫的作品《油炸綠蕃茄》(1987)改編。1991年由瓊•艾弗納(Jon Avnet)執導同名電影。電影中油炸綠蕃茄像蛋糕一樣不斷出現在崔古特老太太的記憶和療養院的床前。小說以美國南方種族隔離年代為背景,描寫兩組跨越世代的女性故事。

    一組是露絲•詹默森與薏吉•崔古特兩人,從原本兩小無猜的小女孩成為汽笛鎮咖啡館(Whistle Stop Cafe) 的經營夥伴;另一組,在玫瑰露臺養老院偶遇的克里歐•崔古特老太太與愛芙琳•考曲。電影以倒敘手法點點滴滴拼湊出以咖啡館為核心的小鎮故事。

    雖然在小說中這兩組的四位女性角色設定上非常不同,在人生的遭遇上也有著完全不同的困境與難題,相同的是在兩組女性之間柔軟堅韌的情誼,成為貫穿小說故事的力量。

  3. 呂淑珍師母是陶藝雕塑創作者,她的先生是著名水墨畫家李義弘老師,師事江兆申老師;章桂娜師母是江兆申老師的妻子,喜歡製作拼布作品。呂淑珍師母在2008-2010年曾集結多位女性朋友的作品,策畫了三檔「婆.娑:婆婆媽媽靈巧的手」展覽。


參考資料

  • 芬妮.傅雷格 (Fannie Flagg),《油炸綠番茄》(Fried green tomatoes at the Whistle Stop Cafe),潘俊宜(譯) ,臺北市 : 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5[民94]。
  • Fried Green Tomatoes at the Whistle Stop Café ,WikipediA,2023/6/22下載。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