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主義與全球化迭代影響供應決策

白宗城
白宗城,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經營管理MBA 碩士。美國ISM供應管理協會CPSM認證供應管理專家、美國PMI專案管理學會PMP認證專案管理師。現任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SMIT顧問/前理事長、中華經濟研究院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研究團隊新竹企業經理協進會CPMAH供應鏈主委、台灣企業永續獎TCSA評委、清華企業家協會NTHU創業Garage企業導師。

1760年代西方工業革命興起後,很多工業開發國家,如英國、美國,利用工業產品大量銷往仍處手工業製品的發展中國家,透過工業產品低成本、品質穩定的優勢,將發展中國家的工業部門打垮,使得發展中國家國力式微,淪為強國之殖民地或次殖民地。

當中圖強的發展中國家,為不讓工業開發國家透過精良工業產品剝削國內經濟,進而關起國門掀起保護主義,自行發展重工業、基礎工業等,期望可以再慢慢趕上先進國家,這時期保護主義盛行,只是最後大多數國家都失敗了。

多數國家會失敗,主因是關起國門後,再無足夠資本與技術發展重工業,卻又被重工業耗盡國內資源,以致國家民窮財盡,發展多年進步有限,其中,日本是唯一成功的國家。日本一邊接受先進國家技術;一邊用保護主義守住國內市場,再將產品強銷賺外匯,成為典型重商主義者,最後,導致與美國交惡。

一般施行保護主義國家,起初可以讓本土產業蓬勃發展,然而當國內市場飽和後,則會進入低價傾銷、惡性競爭的狀況。

台灣70年代,以蔣碩傑為首的六位院士經濟改革,利用國外資本、技術、原料等資源,透過為國際品牌代工模式將台灣廉價勞力轉為優勢,創造台灣奇蹟,也讓供應管理逐漸走進低成本國家(Low Cost Country, LCC)的製造模式。

低成本國家模式強調成本與效率,這讓Made in Taiwan橫掃全球,開啟自1950年末期-1980年末期的成功模式,那段期間臺灣的經濟平均成長率達兩位數成長。其後,在1986年,國際間要求台灣調高匯率、開放進口、降低關稅,加上環保活動、勞動意識覺醒等,一夕間產業移出台灣往東南亞發展,使得東南亞國家承接低成本國家(LCC)生產模式,同樣開啟兩位數經濟成長年代。

東南亞國家的好景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建立華南經濟特區開始,廠商再次轉移佈局中國華南,使得中國接手成為全球製造工廠,透過國外資金、技術、原料進來,創造勞動出口,中國於是進入超級全球化時代。

在過去30年的超級全球化發展下,中國以極低的通貨膨脹率與低成本,成為全球企業追逐獲利的新模式,一直到2018年中美貿易大戰開戰,榮景才嘎然而止。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同三國演義說的,在歷經30年超級全球化後,全球衍生兩大問題,一是先進國家基層勞工工作機會不保;一是資本市場使貧富差距不斷拉大,也催生出強權美國川普的保護主義再起,但有別於工業革命後的保護主義由開發中國家發起。

保護主義再次興起,卻由已開發國家主張。當中以美國主要發起的中美貿易大戰與因氣候變遷的氣候行動所延伸出的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 CCA)最受關注,透過關稅保護與潔淨產業的大量補助,美國光明正大地進行實質的保護主義。

地緣政治與氣候變遷的氣候行動這兩大議題,推升了供應鏈成本與供應風險,同時成為要因所在,極可能影響著未來長達10年或更久的供應管理策略,企業經營者不可不慎。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