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到上海出差,我從張江高科搭地鐵往靜安寺站途中,在車上遇到一個六歲左右的小女孩,眉清目秀很討人喜愛,只見她低著頭,左手托個盤子,默默沿走道移動。
我趕緊從口袋掏出幾枚硬幣,準備放到盤子裡,一眼瞥見她藏在身後被截斷的右手掌。我一愣住,手中的硬幣陡然掉落盤中,撞擊的響聲讓她驚覺而抬起頭,兩顆黑白分明的眼睛直直盯著我。
我的內心不禁難過起來,可惜了這樣的美人胚子,卻是個苦命兒。
中國在改革開放後,1989年又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各國對華的抵制尚未結束,就有台商搶先登陸,在華南和華東地區攻城掠地。我去上海拜訪的台資企業,也是在那時候進駐到浦東新區的。
初到上海,可說是處處驚奇,我記得張愛玲的故居在靜安寺站附近,搭地鐵二號線下車走幾步路就能夠抵達。趁這次出差的機會難得,我就編個理由跟老闆請假,一個人從浦東搭地鐵往靜安寺去。
張愛玲是著名的華人現代小說家,祖籍河北省唐山市,在上海公共租界出生,本名張煐,由於入學時用英文名Eileen而改為張愛玲。她的作品以《傾城之戀》最為膾炙人口,還有《金鎖記》與《紅玫瑰和白玫瑰》等短篇小說集,而《赤地之戀》則是離開中國到香港後創作的長篇小說。
除此之外,張愛玲還有《秧歌》因為描述大陸三反五反的農村慘況,而被視為反共文學。至於最具知名度卻也引起極大爭議的《色.戒》,後來曾由李安導演改編成電影。
上海靜安寺,又稱靜安古寺,其歷史相傳可追溯至三國孫吳時期。靜安寺總建築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整個廟宇是前寺後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 天王殿和三聖殿這三座主要建築構成,為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聽說三國時期就有得道高僧,在靜安古寺宣揚佛法普度眾生。千年的歲月洗禮,靜安寺依然佛光普照,尤其延續到現在的上海,寺廟更因位於「魔都」的中心區,既遺世而獨立又讓人可以親近。
南宋嘉定年間,靜安寺的正門和正殿之間的路上有一口叫「湧泉」的古井,有風水先生看過後,表示靜安寺建在了「黃泉」之上,日後恐怕不得安寧。因為離奇詭異的事情越來越多,政府就找來了得道高僧希望有破解之法。
大師建議重修靜安寺以鎮壓魔井,收服邪祟的作亂,可永保上海盛世太平。後來市政府還真的撥款,當重要工程來做。
張愛玲在上海住最久的地方,是常德路195號的常德公寓。這座八層樓高的公寓鋪設了木地板,房間裡裝有壁爐,臥室配備小衣帽間還有獨立衛生間,每層也都設有後陽台和保姆專用衛生間。
20世紀的中葉,上海租界內公寓洋房趨於密集,這種迥異於中國其他城市的生活空間,為上海人提供了另一種對待新時代來臨的方式。
我去到常德公寓,樓下開了一家張愛玲主題咖啡館,裝潢是普普通通,賣些諸如《色戒》的書籍,公寓的電梯卻藏在深處不給人看,仍像一個世紀以前與外人保持著距離。
從常德公寓往東南方向走大約兩公里,看到康定東路87弄,這是張愛玲出生的地方。生活在大家族裡的她因為叛逆經常被父親關禁閉,走進這間公館終日不見陽光的客廳,就會些許了解到張愛玲陰鬱的性格和筆觸從何而來。
華燈初上,我在張愛玲的故居附近徘徊,偶爾有公安前來盤查,見到是拿台胞證的,就變臉似的異常親切。此時正是初秋,晚了就略有寒意,只見有個小女孩約莫六七歲,靠在西點麵包店旁的公寓矮牆,左手托著淺碟子,右手腕齊齊被截斷,看來也是人為的。
小女孩微弱的聲音從空氣中傳來:「好心的叔叔,能給點零錢嗎?」我湊前一看,那女孩長得清清秀秀,臉龐的輪廓依悉見過,「難道是剛剛在地鐵遇到的那女孩?」腦中突然閃過這個念頭。
我不敢多想,將身上的零錢全都掏出來,輕輕地放在淺碟子上,一抬頭看到小女孩那圓滾滾的雙眼泛著淚,正想開口詢問。牆角邊突然走出一位身材壯碩的男人,伸出手就將小女孩拉走。我見狀本想出聲制止,那小女孩拉了一下我的衣袖,就默默的跟著那男人離開。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月色漸暗,路上的車聲也變得稀少,我趕緊招手搭計程車回住宿的飯店。梳洗一番後,跟櫃台的老闆娘聊起這件事,她勸我別理會,免得惹來麻煩。
只是我再也忘不了那女孩,抬頭看到牆上有人寫下四句:
魔都上海魅惑眾生
妖都廣州稀奇古怪
帝都北京高深莫測
雌都深圳流連忘返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