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在教育部iLink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支持下,與循環台灣基金會、全國大專校院人文社會領域教師合作,培育全國人文社科領域學生,成為未來永續發展的跨域創新人才。
截至10月已完成北中南7場循環經濟基礎工作坊,從師資培力到教材設計、跨域學生激盪交流,一同探索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以專業鏈結未來產業趨勢的各種可能。
本項計畫面對未來產業實務,人文社會領域學生需具備主動學習與分析議題的習慣,透過創意思考與不同專業背景夥伴團隊合作。運用科技與商業模式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iLink計畫希望建立一套讓全國人社領域師生、校院跨域整合、互享互助的支持性生態系統,導入永續與循環經濟的思維模式,讓大學成為產業升級與社會轉型的契機。
iLink計畫共同主持人、北科大工業設計系副教授范政揆說,透過產業創新鏈結、競賽培育機制,將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概念,導入全國人社領域師生的未來規劃,培養跨領域團隊合作,解決複雜問題能力的跨域創新人才。
范政揆表示,今年共規劃9場循環經濟基礎工作坊,預計近500位師生與業界人士參與。明年進階工作坊將透過規劃與設計進行師資培力,結合設計思考、循環經濟,滾動式修正以發展出適合大專校院人社領域推行,以新興產業、社會議題、未來人需求為核心的循環經濟教學模式。

為提升人文社科教師對永續發展趨勢的認知,北科大iLink團隊9月陪同教育部、人社領域教師等計畫成員,實地走訪台糖沙崙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前者為國內第一個坐擁綠能循環網、低碳運輸網的優質社區,後者為綠能技術融入永續設計的推廣基地,藉以拓展團隊對於循環經濟模式的視野。
為協助教師將智慧穿戴科技融入人文教學現場,北科大iLink團隊與鶯歌陶瓷彩繪藝術家張美雲、台南金屬工藝家林靜媚合作,透過智慧穿戴科技應用協作,讓教學示範、即時記錄實作技法等師資培力教案。
期望讓人社領域教師透過不同場域的實際案例,啟發更多元的應用方式,提升教學、研究效果與數位記錄保存,俾利培育未來新世代解決複雜問題能力的跨域創新人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