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疫後辦理台灣最具規模的國際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工作營,邀集日本、越南、泰國、美國等國內外多所夥伴盟校、80位跨國菁英學子齊聚北科大實作交流,打造跨越國界、多元激盪的深度學習體驗。
北科大校長王錫福指出,這不僅是疫後第一場本校主辦的國際競賽,更是國內歷來規模最大的國際PBL工作營,工作營目標在鼓勵學生動腦邏輯思考、動手解決問題,培養學生以外語溝通、與跨國團隊合作關鍵能力。
本次工作營80位菁英學子,來自日本東北大學、大阪工業大學、九州工業大學,越南胡志明市理工大學、格林威治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加州州立理工大學與泰國法政大學,與北科大、中和高中,10所國內外學校。
大阪工業大學教授周虹說,該校自2013年起與北科大合作工作營,今年見證活動擴大為橫跨五國的國際研討會暨競賽,更可激發群體智慧,歸功主辦單位北科大的投入與努力。
北科大研發長莊賀喬說,今年活動將五國學生混融分為10隊,每隊8人,要共同設計出具備在指定場地內解完任務的智慧自走車。8天的原型設計、試驗、材料採購與組裝,每隊多國分工、無不絞盡腦汁互動溝通,合力設計的自走車,必須具備尋找目標、色彩辨識、抓取物體、到達定點、爬坡等多重能力。
來自大阪工大、就讀電子工程系大三的藤村春允,一直希望能到台灣旅遊,認識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儕,他認為北科大國際PBL工作營是很難得的海外交流機會:「我負責Coding,跟這麼多國家的隊友一起研究、設計系統、克服辨色、連線等問題,這個體驗非常難忘。」也希望藉此結識更多國際友人,甚至成為未來國際研究合作夥伴,獲得新觀點,豐富視野。
去年,北科大國際PBL工作營因疫情改為線上舉行,北科大機械工程系學生顏奕航今年二度報名,「每天晚上都忙到9點」。他負責寫程式、一起組裝,與去年不同的是,除能與跨國隊友實體討論,這次團隊設計的自走車以鋰電池供電,功率不足,爬過場地中間高台後,影響到後續抓球、辨識顏色的能力,團隊齊心努力克服問題後,比賽時總算正常運行,拿下第二名。
.jpg?resize=680%2C382&quality=89&ssl=1)
九州工業大學國際副校長神谷亨於閉幕式表示,今年是九州工大首度率團參與北科大國際PBL工作營,感謝北科大研發處主辦如此意義非凡的國際活動,「大家一開始遇到的各種挑戰,最終都在團隊協力下一一克服,相信所有參與學生都能在這場深度交流中獲益良多。」
北科大副校長任貽均指出,北科大身為實務研究型科技大學,率先全國發展國際PBL工作營與多國盟校合作,訓練學生主動發掘問題,涵養國際跨域交流技能,實施十年來累計參與學生近300人次。期盼未來有更多國際友校、學子加入,共同發揚技職教育動腦創新、動手實作的特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