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關鍵資源如何協助生醫產業提早進入資本市場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向為業界關注。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指出,去(2023)年集中市場市值創下56.84兆台幣歷史新高,今年截至5/24日市值已超過68兆台幣。證交所持續以一般板與創新板「雙引擎」推動臺灣新經濟產業IPO,生醫產業做為臺灣指標型亮點產業,預計3年內市值佔比將提升到2%,未來更將擴增到5%。
生醫產業 上市成長動能強勁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說,臺灣歷年來在醫療與健保體系國際評比與國人滿意程度上都名列前茅,未來生醫產業結合ICT,將成為發展智慧醫療與精準醫療的重要利基,繼半導體產業後有機會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資誠審計服務營運長徐聖忠指出,依資誠統計,截至今年5/17日在證交所上市的生醫公司市值達7,003億元,佔證交所全產業市值比例達1.04%,共有45家生醫公司在證交所掛牌上市,到5/22日已達46家。回顧近兩年,生醫業是證交所申請上市以及完成掛牌產業類別中的第一名,顯示臺灣生醫產業上市成長動能強勁。
支持生醫業發展 保護投資人
證交所上市一部組長張雪真說,生醫產業通常有產品開發期長、高額研發投資、研發風險高、高專業知識門檻等特性,證交所做為臺灣資本市場運營者,負有支持生技醫療產業發展與投資人保護重任。另一方面,在證交所掛牌上市提供原股東逐步獲利出場,新股東接棒投資的機會,以持續活絡資金活水。
張雪真說,自去年8月公布鬆綁創新板的發行與交易面等6大規定,今年1月更開放創新板上市普通股股票納入信用交易標的;在保護投資人方面,去年10月推出強化生技產業發展策略,發布「新藥或醫療器材研發公司申請上市公開說明書揭露重點參考」,以提升資訊透明度,同時辦理生醫產業講座以加強投資人教育宣導,營造生醫產業進入資本市場的良好環境。
政策支持 資本市場大幅成長
經濟部產發署民生化工產業組科長林育諄表示,政府從「5+2產業創新計畫」到「六大核心產業」十分關注生醫產業。產發署運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等政策提供租稅優惠,獎勵生醫產業發展;也透過科技計畫協助國產生醫產品落地醫院,加速產品上市並拓展邁向國際。
資誠生醫產業主持會計師游淑芬指出,疫後在投資人對生醫業關注下,提升刺激臺灣生醫資本市場成長。資誠彙整全球主要生醫IPO交易所統計資料顯示,美國與香港生醫IPO募資金額大幅下修。但臺灣上市櫃到5/22日已有7家生醫IPO,募資超過52億台幣,較2023年大幅成長。
生醫產業穩定成長 前景看好
游淑芬分析,相比美國和香港生醫類股指數低迷,仍處於下跌修正階段,臺灣持續有高額新藥授權,如合一、台微體、昱展等;疫苗EUA、新藥海外取證、CDMO等題材,除小幅震盪,整體生醫類股指數維持成長趨勢。
在臺灣生醫資本市場維持穩定成長下、有利企業向外尋求授權、併購與共同合作,預計帶動新一波資本市場成長,游淑芬期待協助更多國內優質生醫公司進入資本市場並吸引海外生醫公司來臺上市。
延伸閱讀
- 臺灣今年IPO市場 資誠:風景可期
- 新經濟產業 臺灣下半年IPO亮點
- 全球生醫併購趨嚴 臺灣生醫新創可期
- 工研院 x 寬量國際 生醫新創再添動力
- 生醫新創生態圈 工研院啟動跨域平台
- 生醫業赴美投資 切入Tech Hub效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