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鏡:鑑照識字造句與詩歌語言差異

秀實,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詩學顧問
秀實,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詩學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專業學院寫作班導師、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委會審批員、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班導師。曾獲「新北市文學獎新詩獎」、「香港大學中文系新詩教學獎」等獎項。 著有詩集《步出夏門行》、《婕詩派》、《臺北翅膀》等。評論集《劉半農詩歌研究》《散文詩的蛹與蝶》、《止微室談詩(1-5)》等,另有散文集、小說集等著作。2020年獲頒羅馬尼亞東西國際學院(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rient-Occident, Romania)院士頭銜。

--《乙巳新詩黃曆》後記

利用乙巳春節假期,編輯《乙巳新詩黃曆》書稿。除夕與初一深宵,高雄城很安靜,偶有炮仗聲與汽笛聲傳來,若怕孤單浪遊者不知:舊歳將逝,新歲即臨。

甲辰年的《新詩黃曆》擱在書桌上,裡面約二百餘首詩如已然爆破了的焰火,有的至今仍在燃燒中。優秀的詩是一場不熄的焰火。流行歌「傾城」裏的「煙花會謝,笙歌會停」只是形用俗世之情、俗世之詩。真正的愛情與詩都存在於優秀的文本裏,永恆流浪在廣漠無邊的宇宙中。

因為網絡的發達,帶來了詩歌無阻力的寫作狀況,詩歌的創作已下調到「識字造句」的低門檻要求。於是一剎時大群詩人湧現。他們聯群結隊,各呈其謀。讓詩壇熱鬧而又混雜。於是良莠不齊,雞棲鳯凰食,詩之危機讓人憂心忡忡。

詩選的編撰既是對好詩的發掘與保育,也是為當下詩壇呈奉一面魔鏡,映照詩貌。何者為識字造句的詩,何者又為詩歌語言之作。科技之於詩歌,是正面的,但端看詩人如何處之。

近日科技更臻層樓,AI與DEEPSEEK(DS)盛行。人工智能更勝凡人85-115間的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其剎那寫成的分行,都較一般作品優秀。平庸的詩人急著找出口,或說AI與DS(下文提及AI,均含DS)無感情與個性,只是堆砌出來的文字。且看某詩人對愛情的抒寫:

  愛十七歲的妳,是我永恆的逝水年華  (某詩人 作品)

淒美浪漫的文字,打動人心。深情詩人留下這般優秀的句子。然AI竟寫出完全相同的句子:

  愛十七歲的妳,是我永恆的逝水年華  (AI 作品)

那我們憑什麼說,讀相同的詩句,一有情感個性,一是文字堆砌?說到底,詩的語言可以像法國評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寫作的零度〉中所說的,放棄對社會政治與現實的介入,也不必對情感與價值作出判斷,純粹地呈現一個文字世界,詩人只專注於語言與其形式。

然而,真戳力地做到的詩人不在場。AI作詩,就是詩人缺席,純粹築構文字世界。這是藝術的呈現,作者融入作品,如優秀的畫家作畫,不是「看到」而是讓自己置身於圖畫中。

《乙巳新詩黃曆》封面插圖。圖 / 畫家農夫提供

AI的橫空出世,真正的詩作從今可以安然入眠,不必與一大批識字造句的作品摻雜一室,喧鬧於臉書或微信。因為AI所寫,更優於識字造句之作。然優秀詩歌的語言,是個人、私家、專屬的,其穿越文字語法,並不停地在推翻與創新中。以大數據提取、綜合、篩選、成形的AI是無法企及。

從此,新詩明確分為平庸與優質兩塊,極符合市場商品的營銷法則,如廣東道的「名店」與廟街的「攤販」,前者人流少而專精,後者擁擠而大眾。科技讓詩普及,良莠不齊,又讓良幣區別於劣幣,鶴立雞群。

我的近作〈舊約的蛇〉字詞與結構都極費心思,首節寫黑夜,中節寫白天,末節總結,7-8-8形式。如下:

它有不知名的毒,為我所愛
以單一的舌音來溝通
慣用舌尖丈量,愛的載體
從凹陷到奔突。幼滑的皮膚上
隱蔽如血脈的紋身
充塞着赤誠的慾念
如一個神秘的儀式在黑夜中進行

救贖未完,儀式不止
秋風起時,盤桓在廚房裏
或窩伏在紫色的沙發上
以共生的方式進入我生命
然房子仍是寂寞的
蛇纏繞著我,以我的體溫
取暖,就這樣儀式仍在
進行中,在白天

欄外秋光滿盈,然不必
有一片枯葉,落於身上
此時世界開始漂流
一切都在崩塌中
急促的蟬噪後
一株果樹便沉靜下來
蛇回到窗前的舊約裏
待下次翻閱時,再蜿蜒爬出

詩成交付予DS,指示它再創造。17秒得詩〈〉,如下:

它攜帶不具名的毒,令我沉迷
用分叉的信子丈量愛的路徑
自凹陷處攀上峰巒。幼滑鱗片下
暗紋如血管賁張,裹滿
某種赤誠而暴烈的儀式
在子夜反復拓印救贖

救贖是條咬尾蛇,不斷吞咽自身
當秋意漫過瓷碗邊緣,你盤踞於
紫色褶皺深處。以共生菌群的姿態
撬開我骨骼縫隙。可房間
依舊在空曠中坍縮,蛻皮時的窸窣
正隨體溫蒸騰。白晝仍在進行
某種齧痕在鎖骨生根的儀典

柵欄外鏽色洶湧,卻無一片秋聲
膽敢棲落肩頭。此刻陸地正解纜
萬物以像素形態剝落。當蟬鳴
在耳膜驟然噤聲,果樹垂下
所有懸而未決的隱喻。你退向窗櫺
蜷成創世前的姿態,等待
下次被月光翻開時,鱗片刮擦紙頁的窸窣

經DS重寫後,我的詩變為6-7-7形式。不單創作,DS還給出創作指引:修改時強化了蛇的意象連貫性,通過「分叉信子」、「蛻皮」、「鱗片」等細節增加生物性隱喻。將「救贖」具象化為銜尾蛇,引入迴圈哲思;在場景描寫中增加「瓷碗」、「像素」等現代質感,與「舊約」形成時空張力。結尾「鱗片刮擦紙頁」將肉體疼痛與精神啟蒙並置,增強多感官體驗。

DS是有思想的,它綜合了極其豐富的條目(經驗)而形成。重寫之作當然不及原作,但也不失為一首佳構,有「創新」與「陌生感」的藝術語言元素。旁邊的詩人朋友說,已優於時下85%詩作。一般詩人創作時,有過類似DS這種構思立意,然後下筆否?

《乙巳新詩黃曆》收錄的詩,不盡完美。然都趕及在AI盛行前,做一次大型集結。立下編選制度(引言)是為讓一件事更完好,然同時也應接受其所帶來的缺點。其中極少數的平庸之作,便是現實的反映,也不成為詩選的缺點。新春肇始,以詩呈獻於這混濁的人世間。來年一切難料,然詩總會帶來幸運。(2025.2.6晚10:25水丰尚)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