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土地,植被,一杯熱騰騰的茶,所愛的人,構成了心中的美好樂園。這值得追尋的生活,來到昔卜(Hsipaw),發現就在眼下。
當地一名嚮導帶著我們去山上徒步。小汽車接滿遊客後,從鎮上開到山上,經過一段彎曲的山路後,到達徒步的出發點,我們下車整頓休息。圍坐在一張簡陋的塑膠桌邊,喝著當地的茶,那是一種帶有苦澀香氣的綠茶,像極了緬甸給人的印象,簡單,貧瘠,卻散發著自己的美。
陽光很曬,大到足以瞬間融化你臉上的粉底,防曬霜。看看當地人,他們塗著淡黃色的防曬粉,第一眼看上去覺得不太雅觀,這是他們非常流行的防曬方式。
嚮導簡單地介紹了今日徒步的安排,上午我們將走3-4個小時,下午由鄉民的摩托車帶我們離開,返回住處。嚮導說,自己小時候就在這山上長大,後來學了英語,成了英語導遊,離開過昔卜,去過泰國、菲律賓打工。
他說學了英語後,就成了這落後村莊裡少數的能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之一。昔卜的導遊工作又可以給他帶來非常豐厚的報酬。他非常自豪,可以向世界人民介紹故鄉的美。他說這些的時候,我被感動了。因為他的赤子之心。
略作休息後,嚮導開始帶著我們從一條小道上向前走,並一一介紹路過的風光。村民居住的平房、廢棄的學校、哨所、祭祀用的小型佛塔、發電用的蓄水池…… 令人驚歎,21世紀的今天,這裡的人仍舊過著這樣的生活,全村的電力都只靠這一個小小的水塘,有電沒電,就要看老天下不下雨了。
路邊最華麗奪目的是一個個小佛塔,白色的,金色的,造型精緻,雕刻複雜。村民們自己的生活再窮,也會集資修建佛塔,佛塔就是整個村的精神中心、一種堅固的信仰。
步行大約半個小時後,極目所見是大片遼闊的紅土地,偶有一兩座敞式小房子落在田間。為什麼土地是紅色的?四月份的時候,這裡的土地環境不好,沒有耕種任何農作物。如果十月份的時候過來,那時這裡就會是綠油油的一大片玉米地。而那些小房子,是農民耕種時休息的地方。農民可能在田裡忙上一天,晚上就睡在小房子裡。

看著這無邊際的山路,鄉村光景,我不由想起還是幾歲的時候,跟家人去鄉下探望年過九十的阿太。那裡交通不便,每次下車後總要再走上半小時的路,才能到達阿太住著的偏僻小房子。一路上小心翼翼地踩過雨水濕濘的泥土路,路邊也有這些狗尾巴草,野花。
那條路,是我父親小時候每天上學都要走的路。小時候,我死活也不願意走那泥巴路,每次去看阿太,我都又哭又鬧,於是沒辦法,他讓我走一會兒,再背我一會兒。見到阿太后,她會說,快來讓我看看長什麼樣子了,然後伸出粗糙的雙手摸我的臉,我的頭。
她也會從廚房爐灶台的大黑鍋裡,撈出一碗紅燒肉讓我吃,還會讓我睡她那木頭搭的又硬又冷的木頭床,我總在床上翻來覆去,看著那些舊傢俱,坑坑窪窪的牆壁,慢慢睡著,做一個古怪的夢。關於鄉間,農村,這是我少數記憶中深刻的一段了。
在這無邊的山地上,有一顆很大很古老的樹,樹根很粗,四五個人手拉著手圍起來那麼粗。這是一顆超過一百歲的古樹,在天地之間有一種神聖感。大概要2小時,我們才能走進山深處茂密的樹林裡,林中竹葉到處都是,身體兩邊,頭頂上,腳底下,密密麻麻擋住前進的路。
走到一處小溪流的地方,我們停下來短暫休息。這兒有一根很粗的樹幹橫在小溪流邊上,樹和水接觸的地方,長出來一排排奇形怪狀的蘑菇。嚮導說這些蘑菇可以吃,他麻利地拿出了幾個小袋子,用花式姿勢開始採起蘑菇來,熟練地分類裝進不同口袋裡,他說他經常在這裡採蘑菇,然後拿去鎮上賣。
走了四五個小時後,我的體力不行了,於是和嚮導商量,他們可以提前派一輛摩托車把我送回酒店。其他人繼續走完剩下的一兩小時山路返回原處。在昔卜,我選擇了一家半山腰的酒店,享受這裡的愜意、山景,還有我經歷過的那些世間美好樂園中的吉光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