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變遷快速,台灣稅務政策迎來諸多新而重大的變革。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日前應邀上資誠「稅務咖啡聽」Podcast節目,深入與談台灣稅務新政,為企業和個人提供CFC、全球最低稅負制與房產合一2.0與囤房稅2.0等重要財稅與民生相關議題的見解。
CFC 2622企業1465個人合規申報
資誠稅務咖啡「聽」全新Podcast節目,由資誠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主持,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分享經驗和見解,內容涵蓋台灣及國際最新稅務議題。本集,宋秀玲首先談到2023年實施的台灣營利事業受控外國企業法(CFC)。她說,根據這項法令,首批CFC已有2,622家企業、1,465位個人,在2024年5月依法完成申報。
宋秀玲說,為促進CFC都能合規申報,賦稅署與各區國稅局舉辦多場研討會和培訓,並設立線上專屬平台與諮詢服務。今後,稅務機關計劃透過目標性的查核和AI查核系統,主動選查異常案件,以確保納稅義務人正確申報。
支柱二 關注全球暨川普GMT立場
另為響應OECD和G20的全球最低稅負制倡議(支柱二),台灣計劃自2025年起,將大型跨國企業的所得基本稅額(AMT)徵收率調整至15%,以確保跨國企業公平納稅,並防止其他國家對台灣企業徵收額外稅款,保障台灣的課稅權。宋秀玲強調,政府將持續關注國際動態、美國川普總統對GMT的立場,做為進一步導入支柱二全球最低稅負制的重要考量。
在房產市場方面,探討政府為抑制投機行為而採取的稅務政策。2021年實施的房地合一稅2.0,延長短期房產交易的高稅率期,並將預售屋和股權轉讓納入範疇。統計房地合一稅2.0自2021年7月-2024年9月實施以來,個人申報件數39.1萬件,其中持有5年內的短期一般房地交易,月均6,596件。
地合一稅2.0奏效 短期交易減13%
宋秀玲指出,相較實施前一年採用房地合一所得稅1.0的月平均7,559件,月減963件,減幅13%。可見房地合一稅確實對抑制短期投機交易有具體效果。至於,針對未充分利用的房產施加更高稅率的囤房稅2.0,鼓勵房主將空屋投入租賃市場,目標在穩定房價促進公平稅收,同樣收到一定成果。
另為應對租賃市場挑戰,政府推出針對合格租戶的房東稅收優惠,提供顯著的稅收減免和豁免。宋秀玲說,這項作法結合跨機構查核,揭露未申報的租金收入,目的在提高市場透明度,減少租賃黑市的盛行率;對租戶而言,政府加強租金支出稅收的扣除,可以讓更多人在平衡透明的租賃市場中受益,同時惠及房東與租戶。
延伸閱讀
- 移轉訂價新思維 助力企業營運布局
- 全球最低稅負制將至 稅務治理莫等閒
- CFC GloBE上路 留意稅務交互影響
- 全球稅務環境丕變 稅務治理三策略
- 不動產傳承策略 家族永續發展優先
- 囤房稅2.0三讀通過 明年七月上路
- 認房不認貸 臺商尋售大陸房產良機
- 升息循環下亞太房產趨勢 臺北排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