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推動系列措施,積極爭取大陸碳排於2030年前達到高峰值,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今(2024)年1月大陸自願性減排交易市場正式啓動後,與强制性碳權交易市場,形成既獨立運行又能透過配額清繳抵銷機制,形成兩相銜接的大陸碳市場機制。
今年4月大陸碳權交易市場收盤價,首次突破每噸人民幣100元,再加上全球綠色供應鏈的因應需求,逐步帶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結合大陸新質生産力的政策,臺商可在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中國大陸市場,找到可能發展的機會。
資誠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林瑩甄指出,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在今年2月聯合發布綠色低碳轉型産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提供企業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過程的可能方向。
林瑩甄說,該目錄列示的產業,將做為大陸各級政府日後推出有關綠色低碳産業政策時,對生産、流通、消費等各環節,提供政策鼓勵支持的基礎,值得臺商企業提早布局把握。
此外,對於綠色供應鏈的具體措施上常見設備的舊換新,大陸也出台相關稅務優惠。對於符合規定的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産專用設備數位化、智能化,從今年1月1日起到2027年12月31日改造投入者,在不超過該專用設備購置時原計稅基礎50%的部分,可按10%比例抵免企業當年應納稅額。
林瑩甄提醒,大陸政府對雙碳目標相關政策紅利將會陸續出台,建議臺商可在發展過程加以運用,以掌握減碳商機。
延伸閱讀
- 從亞洲看天下 拓增臺灣生技新創商機
- 合規勞動思維 台商打世界盃勝出關鍵
- 大陸台商全球供應鏈重布局 資誠獻策
- 全球供應鏈重組 資誠助力台商進泰馬
- 打造永續競爭力 資誠:驅動企業重塑
- 全方位淨零轉型 從減碳到大自然復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