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轉型策略:能源與兩岸政策

陳勇全,產業顧問、電池工作者,致力于推廣電動賽車與STEAM教育。現任合春國際(股)董事長、浩永國際(股)執行長,曾擔任耐能電池(股)副總經理、高頻企業(股)技術經理、美國Leviton Manufacturing Company策略技術部突波保護材料開發計畫主持人和專案經理。東海化工畢業、美國南加大材料科學碩士和工程師學位,台灣先進電動載具協會創會理事長、美國慈濟分會志工。圖 / 陳勇全

準總統賴清德520將正式就職,演說中是否會延續或修正蔡總統任內「非核、展綠、增氣、減煤」的策略呢?這不僅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已提出建議,許多民眾也在關注。

最近,引起各界討論的核電議題,執政黨面對朝小野大的立法院,已提出必須要有社會共識、核能安全和解決核廢料的三前提,三位監察委員田秋堇、趙永清、蔡崇義,針對核一、二、三廠的防震能力申請自動調查。

其實,賴清德對國家能源政策和核電議題是務實的,他在擔任行政院長時就曾說,尊重「以核養綠」公投的結果,並立即修正電業法廢止「2025年非核家園」的條款;甚至在總統大選期間,還提出將核三廠留待緊急狀況時備用的想法。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曾表示,接受賴清德邀約擔任民進黨智庫的副董事長,就是要把不同的聲音帶到民進黨。童子賢,近日受訪就表達政府應重新思考非核家園的政策,不僅認為核二和核三廠可以延役,甚至,建議增設新型核電機組。

雖然核三延役僅能增加全國約6%低碳電力,但已足以緩解供電的壓力,而且我認為這是藍綠白三黨在立法院最容易形成的共識。而核二和核三都延役,核電占比雖可以達到10%左右,只是需要新北市的侯市長同意,台電興建核二廠高階核廢料的戶外乾貯場,而這,還得觀察國內政局後續發展。

目前國內主要媒體,中時、聯合很明顯採取「擁核」與「反非核」立場,風傳媒也以主筆室名義為文,希望新政府修正現有非核家園政策,甚至認為火力發電占比仍會高達八成,碳排與空污問題必然嚴重,除將影響中南部空氣品質,最後還將衝擊到台灣的出口與經濟發展。

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上個月有學者發表文章,呼籲台灣新政府重新考慮將核電納入未來電力組合,以維持製造業所需低碳電力並解決穩定供電問題;工總理事長甚至當面向準總統賴清德喊話啟用核電,並強調世界七大工業國已認定核電是乾淨能源。

「兩岸政策」和「能源政策」本就是今年初影響總統大選最重要的兩個議題,而三位候選人的立場各有不同。因為國防外交是屬於總統的職權,目前準總統賴清德急切需要穩定的是兩岸關係與台海局勢,尤其他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

我認為在賴清德的總統任期內需要召開「國家定位與兩岸政策」和「國土規劃與能源政策」這兩場國是會議,來凝聚全民共識並且推動個人的意志。這次選舉的結果,民進黨在總統和立委選舉都未能獲得過半的選票,因此爭取更多人的支持應該是執政黨需要做的。

台灣的政治發展有許多先行者,都很讓人敬佩,像是爭取言論自由的鄭南榕、反對運動龍頭的黃信介和因反核而絕食的林義雄。後來有所謂的「基本教義派」和衍生許多政治和商業的「既得利益者」,這是讓很多人無法認同的。

政黨輪替後,前總統陳水扁已經扛了民進黨「台獨」和「反核」兩個神主牌,也面臨國際現實和朝小野大而說做不到。蔡總統因為沒有傳統的包袱,雖然在立法院掌握多數,但也讓台灣和中華民國並存。而準總統賴清德務實的面對國內局勢和國家轉型,應該很清楚排除核能選項需要付出的代價。

前美國國防部官員胡振東表示,美國不會打中國,但中國會打台灣,所以美國採取戰略清晰就是為了嚇阻侵略者。準副總統蕭美琴也曾在「國會山莊與矽谷論壇」發表錄影演說,爭取台灣加入美國的國防工業,這將會帶動台灣未來的新興產業發展。

我認為準總統賴清德一上場,就要面臨美中兩國對兩岸局勢的影響,而且還有準副總統蕭美琴延伸蔡總統的政策與意志,在國防外交應該是沒有太大的揮灑空間。倒是國家轉型在核三延役與否的能源政策、與涉及內政的食安等議題,應該可以透過行政院來貫徹執行的。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