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克斯在《永續發展新紀元》書中說,永續發展跟經濟、社會、環境與治理(政治)都有關,而且是個牽涉到科技應用的複雜性議題,必須做全方位的整體思考。
如何找到兼顧「效率」和「公平」的永續發展模式,需要做更充分的了解和討論,但人類往往會因為利益的糾葛而做出短視近利的決策,或是因為理念的堅持而拒絕妥協,這都是我們應盡量避免的。
以能源為例,台灣在經濟成長和環境永續中,目前最緊迫和具挑戰性的議題就是能源問題。關於能源問題,最簡單的想法是少用能源、節約能源。但是,有能源才可帶動經濟成長和創造工作機會,因此更優先的該是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可惜目前看來,我們浪費能源的地方多,提高能源效率的地方少,需要持續努力改善。
然而,就算節約能源做得比以往更好了,隨著經濟的成長,能源的使用和排碳量還是會持續增加,唯今之計就是採取深度脫碳的方式,一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二是採用低碳電力,三是全面電氣化,不過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幾的。
更何況推動太陽光電、離岸風電、核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都會面臨影響生態環境的問題;現有減煤增氣增設天然氣接收站也有相同問題。這些既要專業知識,更要符合社會期待,只有透過民主參與的決策過程與選舉方式,產生最後結果,並且要邊做邊想不斷往有利台灣的方向做動態修正。
主張非核家園的台灣,如何達到淨零能源轉型,考驗著我們每個人的智慧。2024總統大選最重要的議題,除了「兩岸」就是「能源」,其中,核能的用或不用以及如何進行,都需要做更深入的討論。我認為選前辦個「台灣能源轉型策略論壇」,讓大家說清楚講明白,仔細想想未來該怎麼走?不失為好辦法。
不管是要擁核或反核,或想提出各種政策都可以,唯一的條件是除需有充分的科學論述和實際數據支撐,還要透過公開平台讓社會大眾知道並爭取支持,包括報章雜誌、電視媒體和網路等管道,最後就是數人頭,譬如之前通過「以核養綠」與否決「重啟核四」的兩項公投。
至於我個人對台灣能源轉型策略的思考,就是先朝2025年非核家園的方向走,讓核一和核二如期除役,開始評估核三延役的可能,同時繼續封存核四、重新規劃新的安全核能發電方式,例如:採用SMR或新一代核反應爐,還是直接改為再生能源發電廠,台電應做出完整評估,再讓人民共同做決定。
2024年總統就職後,宜開始進行再生能源達總發電量20%的後續規劃,借重專家學者的知識與經驗,做好如何朝50%目標邁進。這其中還包括國土利用的規劃、減碳技術的盤點等,應對社會大眾做充分溝通以取得共識,讓國家將來的能源轉型可以更平順進行,如此才是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