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侵襲成長 娛樂暨媒體業挑戰環伺

OTT串流驅動全球E&M成長,亞太新興市場發展尤其迅速。電玩依舊相當活躍,未來仍將扮演關鍵成長動能,將以8.0%年複合成長率走揚至2027年,達3,150億美元,產業生態也將由個人電腦、遊戲機等傳統遊戲平台轉朝行動裝置發展。圖 / unsplash提供
電玩依舊相當活躍,未來仍將扮演關鍵成長動能,將以8.0%年複合成長率走揚至2027年,達3,150億美元,產業生態也將由個人電腦、遊戲機等傳統遊戲平台轉朝行動裝置發展。圖 / unsplash提供

資誠今(10)日發布《2023全球與臺灣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報告》,剖析全球與臺灣娛樂、媒體(E&M)產業發展趨勢,由於全球總體經濟壓力、地緣政治不穩定、物價上漲、通膨延燒等因素,消費者縮減娛樂暨媒體相關消費,未來五年全球娛樂暨媒體產業成長趨緩。

這項展望報告是PwC委託英國調研機構Omdia執行提供。涵蓋消費者與廣告主過去五年支出的歷史數據與未來五年的支出預測。內容包含臺灣在內的53個區域市場,16個娛樂暨媒體業別。

調查對象涵蓋B2B中介媒體、電影、網際網路服務與數據消費、網路廣告、元宇宙、音樂、podcasts、報紙、消費性雜誌與圖書、NFTs 、OTT影音、戶外(OOH)廣告、傳統電視、電玩遊戲與電競、VR/AR等次產業。

報告中指出,去(2022)年全球娛樂暨媒體業營收2.3兆美元,年增5.4%,成長態勢不變,不過,較前期10.6%收斂近半。未來五年營收可望持續成長站上2.8兆美元,但受消費者支出縮水影響,產業營收年增率仍有逐年下滑趨勢。

業者已開始使用新興科技探索新商機,其中,運用人工智慧(AI)提升娛樂、媒體內容創作效率為主要突破。

資誠審計服務暨影視暨流行音樂產業主持會計師支秉鈞認為,全球受益疫情期間對數位產品的需求大增,E&M產業過去兩年經歷強勁的成長。

然而,來自總體經濟挑戰、產業競爭激烈、數位服務與體驗等因素,壓抑整體產業營收成長力道,生成式AI可望大幅提升娛樂與媒體內容產出的能力、速度與總量,為產業前景重燃希望。

全球娛樂暨媒體業(E&M)未來五年營收成長預估。 圖 / PwC提供
全球娛樂暨媒體業(E&M)未來五年營收成長預估。 圖 / PwC提供

這項報告將E&M產業分為廣告、網際網路服務與消費者支出3大塊,其中,消費者支出規模最大但持續疲軟,隱然見到產業警訊。報告指出,到2027年,全球數位、廣告兩類產業的營收,將雙雙逼近兆元美金。

其中,廣告仍是產業規模最大的板塊。不過,隨電子商務網站、電玩遊戲與串流平台等市場競爭者加入,個別廣告商分到的預算將更微薄。

OTT串流驅動全球E&M成長,亞太新興市場發展尤其迅速。電玩依舊相當活躍,未來仍將扮演關鍵成長動能,將以8.0%年複合成長率走揚至2027年,達3,150億美元,產業生態也將由個人電腦、遊戲機等傳統遊戲平台轉朝行動裝置發展。

2024年,現場音樂演出活動可望重回疫情前高峰,優於整體產業成長,預期到2027年以年複合成長率9.6%成長,為同期消費者支出的四倍,電影營收則可望於2025年回到疫前水準。

在臺灣,去年產業營收186億美元,年增5.3%。較前期11.1%,降溫不少,主因通膨延燒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

從結構看,網際網路服務產業規模最大,占營收31.5%,行動上網服務為主要成長引擎。其次是電玩遊戲與電競18.0%、網路廣告15.1%、傳統電視14.6%與OTT影音9.1%,這5類合佔近90%營收。

在產業成長性方面,成長最快的是OTT影音,營收年增51.5%。另外,電影15.8%、音樂與廣播14.8%、戶外廣告14.1%與B2B中介媒體13.3%。展望未來五年並將以3.1%年複合成長率,走揚至217億美元。

未來五年,預估成長強勁的有:電影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0.6%、OTT影音7.1%、網路廣告5.7%、音樂與廣播4.9%、電玩遊戲與電競4.8%、戶外廣告3.4%。

受益於新冠疫情趨緩,OTT影音市場成長強勁,較2019年幾乎翻了三倍、音樂與廣播市場營收年增14.8%,來到2.89億美元。前者,市場成長態勢看好,收視戶「蒐集」多樣訂閱服務傾向,有利推動營收以7.1%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

其中,計次付費隨選視訊(transactional video-on-demand, TVOD)仍屬利基市場,絕大部分營收還是要仰賴訂閱制隨選視訊(SVOD)。後者,因現場實況音樂市場重新注入動能,未來五年可望以4.9%年複合成長率成長至3.67億美元。

臺灣娛樂暨媒體(E&M)市場營收。 圖 / PwC提供
臺灣娛樂暨媒體(E&M)市場營收。 圖 / PwC提供

支秉鈞表示,E&M產業的未來依然挑戰環伺,無論全球或臺灣本土市場,都無法迴避這些難題。消費者對產品與服務支出縮手,加上廣告對產業的影響力越發強大,不僅左右業界領袖對營運關鍵要務的排序,也促使業者全面重新評估、改造商業模式。

E&M產業長久以科技驅動數位、行動轉型為主旋律,如今,現有科技與以AI為首的新興科技間如何匯流,將成為產業成長潛能所繫,也是產業發展趨勢的新篇章。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