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綜效立典範 不缺席國際展會
SEMICON Taiwan 2025於10日盛大開展,G2C+聯盟再一次展現綜效。但其實在展前兩天,聯盟特別舉辦媒體茶會,說明聯盟成員志聖(2467)、均豪(5443)與均華(6640)近況,同時,對外說明G2C+聯盟成立5週年以來的發展與成果。
G2C+聯盟2020年成立,今年邁入第5年,為台灣唯一聚焦先進封裝的設備聯盟,為產業立下成功轉型典範。說明茶會包括志聖董事長梁茂生、總經理梁又文、均豪董事長陳政興、均華總經理石敦智以及三家公司的核心部門主管列席。志聖發言人吳晏城透露,10月7日聯盟將首度參加SEMICON WEST,同時不會缺席SEMICON Japan等國際展會。
先進封裝當道 五年市值超過5倍
全球AI技術應用持續擴張,更驅動半導體產業進入新一輪高速成長,從基礎建設到應用服務,都更仰賴精密的先進封裝。梁又文指出,聯盟已成功整合國內供應鏈能量,同時積極推動在地化設備發展,市值大幅成長,從最初不到百億元,5年以來成長超過5倍,成為AI浪潮下一路崛起的新興力量。

吳晏城說,AI同時帶動雲端與地端投資,根據市場調查預估從2023-2028年,全球AI基礎設施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將達78.4%。其中,2033年整體市場規模上看千億美金。隨著AI伺服器、高效能運算(HPC)等需求激增,吳晏城強調,G2C+聯盟不僅要深耕台灣,更將隨全球委外半導體組裝測試(Outsourced Semiconductor Assembly And Test, OSAT)大廠,布局海外。
技術互補創新 分進合擊突破精進
目前,G2C+三家成員各自掌握關鍵技術,形成技術互補。可以即時精準回應CoWoS、SoIC、WMCM、Hybrid Bond等新製程需求,前景看好。其中,志聖今年邁入60周年,專精壓合、貼膜、撕膜、烘烤、電鍍前處理等技術;均豪成立47年,聚焦在檢測、量測與研磨拋光,從面板轉戰半導體;均華則側重發展Bonder與Sorter設備與作業平台,三家分進合擊持續尋求突破與精進。
志聖表示,因應晶圓大廠向下整合、OSAT向上延伸的Foundry 2.0發展趨勢底定,台灣設備廠的角色將更加吃重。G2C+聯盟透過共同參展、技術交流與交叉持股合作,深化研發能量,目前合計人數1,700人,其中,研發人力超過30%以上,時刻保持強勁的創新動能。
完善供應淬鍊韌性 奔赴黃金10年
聯盟成員均豪的成功轉型,是業內傳誦的話題。目前,均豪半導體營收比重已突破50%,成功獲櫃買中心改掛半導體類股,同時協同外部夥伴合作,例如與昇陽半導體在再生晶圓的研磨、電漿設備等新製程站點協作,加快技術落地,提升供應鏈完整度與韌性。今後G2C+聯盟將持續展現創新實力,緊抓國際合作機會,全員奔向AI新世代的黃金十年。
延伸閱讀
- G2C+五年綜效大 志聖均豪均華領風騷
- G2C+發揮進口替代 聯盟顯示展秀實力
- G2C+雁行理論發威 現持續競爭優勢
- G2C+聯盟 秀顯示技術先進封裝設備
- G2C+聯盟創價致遠 TPCA聯展秀綜效
- CoWoS與AI晶片趨勢 臺科大論壇指路
- G2C+聯盟x東台集團 互補協作拓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