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併購風再起 跨國併購綜效停看聽

全球併購風再起 跨國併購綜效停看聽
跨國併購與實務解析研討會合影,圖左起為資誠稅務法律服務營運長許祺昌、普華合夥律師張家健、資誠普華國際財顧董事洪惠玲、資誠併購稅務服務會計師:謝淑美、陳民卿、資誠管顧執行董事桂竹安、資誠併購稅務服務協理:林宛萱與謝旻璇。圖 / 資誠提供

隨著美中貿易戰、川普2.0政策等已然或即將帶來的供應鏈重組等挑戰,因應全球經濟環境劇烈變動,許多台商積極向外拓展,並將跨國併購視為全球化布局的重要競爭策略。

集結跨域專家 落實跨國併購綜效

如何才能掌握跨國併購交易各環節的各項核心議題,資誠日前舉辦從併購到整合-成功進行跨國併購的關鍵議題與實務解析研討會,探討併購架構、稅務與法律風險、人才管理以及併購後整合等關鍵議題,助力企業降低風險、落實併購綜效。

資誠稅務法律服務營運長許祺昌指出,台商因應政經情勢,近年積極海外布局,然而在積極完成併購後,卻發現併購綜效不彰。他認為在順應法規全球化的前提下,企業可透過法遵,要求被併購公司即時準確傳遞訊息以提升掌握度。他並建議跨國併購時應集結跨域專家,才能最大化兼顧併購各環節,做好背景溝通並解決專業問題。

海外併購成風 Q3起趨勢轉趨熱絡

資誠併購稅務服務會計師謝淑美點出全球經貿情勢對台灣跨境併購的影響,她說全球併購市場在2023年雖呈下滑走勢,但今年Q3趨勢轉趨熱絡。2024年全球併購市場,隨主要經濟體大選塵埃落定,企業原本觀望的態度產生轉變,市場回溫。展望2025年,在AI、新能源等需求帶動下企業將加速轉型,充足的交易資本等動因,更將驅動2025年的併購市場。

前兩年台灣的併購市場雖然總交易金額呈現下滑,但海外併購卻創新高,顯示台灣企業正積極透過海外併購來實現營運擴張與轉型,謝淑美預判2025年在主要經濟體未來發展漸趨明朗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持續影響下,將進一步驅動台灣企業進行海外併購。

規避交易風險 併購當下即時管理

資誠併購稅務服務會計師陳民卿與協理謝旻璇都認為,併購初期買賣雙方主要關注重點在併購模式,陳民卿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設計讓雙方都說「我願意」的併購模式;同時她也建議,應考量買方未來營運規劃、租稅效率等因素一併設計好架構,這樣在併購當下就能為未來奠定良好的成功基礎。

問到跨國併購所需資金從哪裡來? 陳民卿指出,在併購初期資金規劃時,就必須思考資金來源以及未來如何回流、相對應的稅負成本、法規限制等,才能讓未來資金可以有效、低成本回流。謝旻璇則提醒,稅務盡職評鑑為併購交易風險控管重要的一環,在交易當下即時管理稅務風險,併購後整合階段才能規避風險。

簽訂過渡服務協議 確保順利整合

普華合夥律師張家健從實戰經驗出發,分析不同收購模式的優缺點並介紹進行法律盡職調查時的查核重點,其中,張家健以收購剝離事業體(Carved-out business)為例,說明台商應於過程中辨識剝離事業體的獨立運作可能,透過盡職調查、契約安排確認被收購主體或事業體是否包含正常營運所需業務、人員與資產。此外買賣雙方也得透過過渡服務協議,來確保後續剝離事業體的順利過渡與整合。

依據PwC Taiwan 2024台灣併購白皮書顯示,逾8成受訪企業認為人才留任為併購案最重要議題之一。資誠管顧執行董事桂竹安從人力資源角度,說明併購過程中人才關鍵議題、介紹人力資源盡職調查評鑑關注重點、員工安置方案規劃的模式與實務考量等,桂竹安特別提醒,企業進行跨國併購特別需注意管理能量與文化差異的管理,以免整合失敗。

併後整合 善用價值鏈分析保戰果

桂竹安指出,併購失敗的主因在未有效整合,關鍵在於沒有完整的方法論與執行計畫,也沒有借助外部資源或力量來確保併購價值並控制風險。桂竹安建議透過價值鏈分析以發掘整合議題並辨識出綜效產生的契機,落地併購戰果。

資誠普華國際財顧董事洪惠玲,也以財會角度提出併購整合重點。她表示,以財會角度看,整合的重點在於確保被收購公司能獨立營運,確保財務報表能及時並準確輸出,以符合母公司法規按時揭露資訊等要求;整合目的在實現有效的公司治理,監督被收購公司的業績表現、關鍵績效指標(KPI)並追蹤達成預期的綜效目標。

至於併購後中長期的整合營運架構與營運模式,陳民卿與資誠併購稅務服務協理林宛萱認為,併購後可思考以扁平化架構或區域控股優化的投資架構等重組策略,過程應注意移轉成本的稅務影響並控制風險。

綜效不會自發產生 牢記為何而併

在營運方面,企業應思考為何而併,在符合集團合理商業目的、實質營運前提下,考慮目前外在供應鏈短鏈化、區域主導情勢,以規劃出適宜的中長期營運策略、營運模式與無形資產配置,並要持續關注如川普新政等政策牽動的影響,透過情境模擬分析新政對營運面及財務面的挑戰與機遇,以掌握機先。

資誠指出,綜效不會自發性產生。併購執行者必須具備並時刻保持以併購總體效益為中心的併購思維、兼顧併購整合的多變需求、設計適宜KPI、定期追蹤綜效的達成,必要時並適時援引第三方專業資源以建構整合藍圖、管理專案,實現併購綜效。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