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晌輕盈 今晚的月色真美

月景
有月亮的夜晚,總是璀璨。有月亮的照耀,心思便能澄澈,心靈滿是柔和。圖 / 劉秀嫻

我一直記得有一年中秋節在超市裡,廣播傳來:「祝福大家,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愣了兩三秒,想了好一會,這是祝福的話嗎?更多人期盼的應該是花好月圓人團圓吧?

後來想想也是,超市廣播裡應景的話,雖然冒失卻也有那麼點道理,團圓的日子,未能相聚的人們,儘管惆悵,但若彼此人世安好,來日便可再聚。一如千年前的蘇東坡在丙辰年中秋寫了〈水調歌頭〉懷念子由,隔年兄弟倆終於可以在彭門共度中秋。

蘇東坡在中秋節寫的詞何只〈水調歌頭〉,我也喜歡〈陽關曲〉,尤其最後兩句「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我總在團聚的歡樂裡,祈求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期望年年中秋都如今年中秋如此圓滿。

「何夜無月」,打開《東坡樂府詩》,幾乎每兩三首便有月亮身影。而人間又豈止中秋才有月亮可賞,即便月有陰晴圓缺,哪怕只是月牙兒,都能為人心裡增添幾許明亮、溫柔與祥和。

有一天傍晚,六點多,開車向東行駛,突然看見前方大樓頂,有一輪又圓又大澄黃的月!我一路朝著月亮前進,隨著四周景物變化,轉眼月亮又在濃密交錯的樹枝間,像幾米的畫!一會兒,又見它懸掛在夜色尚未進佔灰濛濛的天邊。多想與人分享,問問許久未見的朋友,你看到了嗎?今晚的月色真美。

這幾年每到中秋,我便要找跟月亮有關的歌來聽,聽張信哲的〈白月光〉,青峰的《陪我歌唱》、王菲〈當時的月亮〉、聽《第凡內早餐》裡奧黛莉赫本輕輕柔柔地唱著”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 day……”。

聽謝材俊作詞、羅吉鎮唱的《當時明月在》:「你說月光是一抹胭脂,敷紅著我的容顏,那將是不會褪色的容顏。我說月光是一片園圃,生長著你的約定,那會是永遠青春的約訂……」,陳奕迅的《誰來剪月光》:「世界亂得一塌糊塗,可是能怎樣,偶爾抬起頭來,還好有顆月亮可賞。」還有無論如何,即便曾因電視劇被唱得大街小巷隨處可聞,也要再一次,又一次,聽許美靜唱〈城裡的月光〉。

特別有意思的是,有一次讀到學生描寫夜晚的作文裡有這麼一句:「這星空三千丈,編一編,做翅膀,這翅膀三千丈,搧一搧,摘月亮。」真是驚豔,太厲害了吧!忍不住還是google了一下,原來是歌詞。雖有點小小的失望,叮囑了學生引用歌詞要加上下引號,更喜不自勝地大大感謝他分享了這麼好聽的一首歌。

從此這首〈深夜詩人〉成為我們一家共同鍾愛的一首歌:「黑夜給了黑夜的人一道光,這翅膀三千丈扇一扇摘月亮,深夜詩人,跟我一起唱,我們啦啦啦啦啦,這夜晚為我們而璀璨……。」
有月亮的夜晚,總是璀璨。有月亮的照耀,心思便能澄澈,心靈滿是柔和。

有一本歷久不衰長年暢銷的繪本書《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小兔子努力強調自己對爸爸的愛,但愛如此真實卻又抽象無形,該如何丈量呢?極盡所能張開的雙臂,不足以形容,再伸展到遠方景物還是比不出愛的長度,小兔子再次努力把愛比喻為更綿延的遠方,甚至遠到月亮那麼遠……然後,他睡著了,在爸爸懷裡睡著了。爸爸輕輕地在他耳邊說:「我愛你,從這裡到月亮,然後,再繞回來。

月亮高掛天際,像是守護,也像陪伴,月光下,有人仰望,有人寄盼,即便有人渾然無感,明月始終都在。

今晚冷氣房裡,工作告一段落,壓在胸口沉甸甸的石頭落下,夜多深了?一整天的微雨,窗外是否有月亮蹤影?才想揭開窗簾,腦海裡卻迸出我很喜歡的一闋詞:「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雖然尚未秋涼,也無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但心緒溫和流暢,想像屋外夜色如水,月光柔和灑落。人間有佳境,有時只是一晌輕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或許就因為月色如此美好,容易引人人思念,但是,只要人長久,即便凡塵俗世總有無法盡如人意的時候,有想念的人,有珍愛的人們,有窗外明月光,便得以滿心喜悅。且向著月光許願,但願人世安好,歲歲年年,未能佳節團聚的人們,也總有相聚的時候。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