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水千山情: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這座當代文學殿堂,由巴金先生倡議興建,乃中國之首,亦為當今世界之最大文學殿堂,陳列中國現代文學之發展軌跡及重要作家、文學流派之文學成果。當下正值文學館中玉蘭綻放之時,作家們得以目睹其華美風采,彷彿置身於文學之花園,感受到心靈的歸屬與共鳴。
在歡迎儀式上,主席鐵凝親切地與每位港澳作家握手,一句「歡迎回家」,讓人心中湧起溫暖的波瀾。隨後,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張宏森致歡迎辭道:「英才彙聚的港澳文學,有無限風光等待描畫,有無數篇章靜候書寫。
他期待香江濠江的百舸爭流,匯入新時代文學的千帆競發之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偉力,為中華文明走向世界開闢全新境界。希望港澳作家不負韶華、不負時代,講好愛國、愛港、愛澳的故事。也歡迎大家常回中國作協這個大家庭,敘文學,話家常,為我們的文學家園添一縷溫馨、增一份情誼。
中國作協以「燈塔」格局照亮了「回家」的路。隨後是「光輝歲月,攜手同行」港澳文學暢談會,由莫言、李洱、歐陽江河等著名作家主講。穆欣欣作為澳門作家代表,以精彩分享獲得全場矚目,她深談澳門文學內涵,說澳門文學中「鄉愁」與「鄉情」,可說是閱讀澳門文學的一把鑰匙,澳門作家多從報紙副刊起步,心中懷抱讀者,筆下散發自然質樸與清新風範。
漫步文化海洋:故宮博物院
陽光穿過故宮的古樹古牆,港澳作家一同踏入這座文化殿堂,彷彿踏入了一個文明的時空隧道。在故宮的展廳裡,參觀了「埃爾奧拉.阿拉伯半島的奇蹟綠洲」、「中國與西亞文明交流展」和「伊朗文物精華展」,每一件展品都是文化的寶藏,歷史悠遠根相連。我陶醉在文明的交融之美中,感受著中華文化之博大。
午後,我們來到了「觀中-中軸線」文化博物館,這座歷經七百餘年風雨的建築,默默見證著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在這裡,著名作家、文化學者、出版社負責人們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與感悟如同文學的珍貴筆墨,在心靈上交織出一幅幅豐富多彩的畫卷。
講座結束後,漫步過鐘樓、鼓樓,穿梭於熱鬧的胡同間,最終來到什刹海邊,眺望著夕陽西下的美景。與各位文學翹楚的交流,讓我深刻感受到寫作的力量。寫作不僅是表達情感,更是尋找自我與世界的連結之路。在這片文化的海洋中,更加堅信文學的價值和使命,繼續前行,用筆尖書寫著文化的自信,為世界奉獻更多的美好與智慧。
津世奇才:馮驥才文藝研究院
海棠花含苞待放,港澳作家到訪天津大學的「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內竹樹環合,天鵝在水波瀲灩中嬉戲,中外文華點染各處,古今人文交相輝映。作家們參觀了馮先生的作品展,畫家、作家、文化學者、收藏家、民間藝術和村落文化的保護者……當所有人都被馮先生的創作力所驚嘆時,馮先生出現在館裏。
他跟作家們做了親切的交談,介紹他30歲臨摹的古畫、多年前在香港出版的書……他為港澳作家們精心準備了禮物,禮物中就有他的代表作《俗世奇人》,書中寫道:「寫作人最好的狀態是信馬由繮。馬,自己的性情與不期而遇的靈感;繮,筆也。」據說天津最有趣的人都被他寫在裡面,出版了超過500萬冊,海外譯本四十餘種,獲矛盾文學獎;在學術研究中,他保護文化遺產,鼓勵學生從田野到田野……。
在大樹書屋,馮先生做了一場關於他對民間文化守護歷程的演講,對文化遺產的保護,他一人撐起了大傘,讓人肅然起敬。隨後,中國作家協會代表祝賀他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6260天並頒發紀念牌,此時我也有幸為馮先生獻上花束。
澳門作家林玉鳳說,記錄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天數的紀念牌很浪漫,就像熱戀中的情侶記錄著相愛多少天一般;記錄與文學的相戀。當然這是對作家文學成就的嘉許。馮先生演講的最後,青年鋼琴家彈奏一曲《送別》,大家也一起哼唱著「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情景讓人動容,久久難忘。
延伸閱讀
- 以言語超越言語:二元對立外新天地
- 與窩窩頭在世紀相見:回國奇異旅程
- 雪落溫哥華:遐思、剷雪與鬥詩
- 詩長情更長:夜訪詩人蔡其矯
- 旅行練習:最美的在遠方?
- 貓仔麥克斯上房:王般孤獨高不可攀
- 徑聯古村落 遊這小範圍的愜意
- 柴山獼猴真囂張:人猴間的相爭相依
- 明刀明窗: 畫家江啟明為藝壇留明燈
- 玫瑰花為什麽歌唱:詩的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