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武林:美國電動車的倚天屠龍記

陳勇全,產業顧問、電池工作者,致力于推廣電動賽車與STEAM教育。現任合春國際(股)董事長、浩永國際(股)執行長,曾擔任耐能電池(股)副總經理、高頻企業(股)技術經理、美國Leviton Manufacturing Company策略技術部突波保護材料開發計畫主持人和專案經理。東海化工畢業、美國南加大材料科學碩士和工程師學位,台灣先進電動載具協會創會理事長、美國慈濟分會志工。圖 / 陳勇全

特斯拉 爭議妖股或電動車教主?

特斯拉(Tesla, TSLA)自2010年在美國上市以來,股價劇烈波動已成為華爾街飽受爭議的「妖股」。這段期間的多空交戰歷程,我認為就如同美國電動車版的《倚天屠龍記》,市場上的空頭好比「6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此時的馬斯克也像張無忌般練成神功當上「明教」教主。

我在2023年曾仿效金庸小說的武林世界觀,撰寫台灣電池業的倚天屠龍野史,描述國內電池界的發展概況;而此時,特斯拉在華爾街市場的多空交戰,不僅反映投資者當時對電動車產業前景的看法分歧,更顯現馬斯克與空頭勢力長期對抗的韌性。

回溯多空大戰 特斯拉股價停聽看 

華爾街市場空頭常會質疑特斯拉的生產能力、財務穩定性與估值過高,而多頭則押注其技術創新與主導電動車產業的地位。以下借助Grok 先按時間軸敘述這段歷程。

早期階段(2010-2017)空頭主導股價低迷

特斯拉於2010年6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10-2013年上市的初期股價只約17美元左右,因為早期空頭視其為「概念股」並質疑電動車商業模式。等到2013年時,股價在30-40美元區間震盪,空頭興趣轉濃但並未達高峰。

2017年,特斯拉Model 3車款因量產延遲引發危機,股價從年底的350美元高點崩跌至2018年底,只有約50美元。當時市場空頭大勝,獲利約15億美元。華爾街著名的空頭如大衛∙艾因霍恩、詹姆斯∙查諾斯入場,前者更在2018年發起股東提案拆分特斯拉,但遭馬斯克回擊並寄送「短褲」(暗喻空頭)諷刺。

轉折擠壓(2019-2021)多頭反擊空頭巨虧

在反彈的開端,特斯拉的股價從2019年初約60美元漲至年底的420美元,空頭開始承受壓力但仍認為只是市場風險。直到2020年,特斯拉股價暴漲,換算起來是飆至2000美元(分拆調整前),空頭慘敗且全年虧損超過180億美元。

2020年12月,S&P 500指數將特斯拉納入成分股並進一步推升股價,空頭則被迫平倉。2021年延續股價漲勢維持高位,空頭累計虧損逾300億美元;馬斯克個人財富暴增,成為全球首富。

波動加劇(2022-2023)空頭復仇多頭堅守

因為美國通貨膨脹與利率上升,2022年股市崩盤,特斯拉股價從逾400美元跌至約100美元,空頭獲利預估超過100億美元。時馬斯克當收購Twitter(現在的X),市場也質疑其領導力和經營事業分心。

2023年上半年,特斯拉股價反彈逾100%,空頭虧損逾122億美元;但下半年因電動汽車交付量下滑,特斯拉股價下跌65%,空頭反轉獲利159億美元,甚至短倉僅次於蘋果平均達189億美元。

近期動態(2024-2025)市場政治雙重衝擊

2024年Q2,特斯拉電動車交付量超過預期來到44.4萬輛,股價從4月低點漲至逾240美元,空頭連續虧損,光是4月就虧55億美元,7月則虧35億美元,到10月財報公布後虧損40億美元。11月川普當選後,特斯拉股價漲30%,空頭單周再虧52億美元。

2025年特斯拉股價開始反轉,從年初高點跌至約238美元,市值蒸發逾7000億美元,空頭在今年4月前獲利115億美元;馬斯克與川普關係破裂後,6月股價單日跌14%,馬斯克財富縮水了2000億美元。

總結來說,特斯拉在多空交戰過程(2010-2025),空頭虧損逾500億美元,但獲利時(如2022-2023、2025)也達數百億美元,凸顯高波動性。馬斯克常在X上發文警告「做空特斯拉風險高」,並推動全自動駕駛(FSD)與Robotaxi等創新反擊。華爾街像木頭姐(Cathie Wood)領軍的方舟投資(ARK)和Wedbush的證券分析師Dan Ives就視其為科技巨頭長期看好,但市場空頭則仍聚焦在其財務與競爭力上做文章。

看空特斯拉 華爾街空頭7大門派

根據網路媒體和部落客的貼文,華爾街屬於特斯拉的市場空頭,大致可以分為下列7個門派:

  1. 抵抗派:以綠光資本創辦人兼總裁和知名對沖基金經理大衛·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為首,在2019年與馬斯克的「短褲」對決已可載入對沖基金史冊。2022年他因業績回溫且收益高達36.6%,年底繼續購買特斯拉看跌期權(價值約1億美元),看來這場牌局對他來說還沒結束。
  1. 信仰派:以詹姆斯·查諾斯(James Chanos)是Kynikos Associates 的創辦人兼總裁為代表。自2013年以來持續看空特斯拉,2016年建立賣空部位。雖然查諾斯在2020年底不斷削減特斯拉空倉,但他依然堅持維持組合裡的空頭部位,並認為特斯拉只是家汽車公司不是科技公司。
  1. 騎牆派:知名放空機構香櫞研究公司 (Citron Research) 最先看空,對特斯拉的判斷走在了市場所有空頭前面,但後來2018年10月寫報告唱多,到2022年突然又搖身一變看空。
  1. 投降派:「大空頭」渾水的創辦人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表示,2019當年做空特斯拉是因認為馬斯克太自戀、特斯拉不可持續燒錢;後來被馬斯克「擅長從帽子里變兔子」的戲法折服,2020年放棄做空,改皈依「神教」。
  1. 復辟派:電影「大空頭」本尊邁克爾·巴里(Michael Burry)因成功預測2008年房產崩盤而成為華爾街傳奇人物,曾重倉做空精準踩在特斯拉2021年股價最低點,清倉又恰逢股價最高點。一年後,巴里在特斯拉儲能電池著火後,立刻發文提醒應做空特斯拉,似乎有捲土重來的跡象。
  1. 隱藏派:比爾·蓋茲在公開場合曾多次誇讚特斯拉與馬斯克,結果在2022年4月,被馬斯克爆出持有5億美元的特斯拉做空期權。儘管蓋茲長期支持氣候行動,但做空特斯拉的舉動引發馬斯克強烈反彈,據估計蓋茲在 2022年做空特斯拉的虧損金額約15億美元。
  1. 隔空派:波克夏海瑟威公司董事長巴菲特與馬斯克長期互相看不對眼,他對馬斯克創紀錄的「兆元薪酬方案」深表不以為然,曾告誡孫宇晨說特斯拉並不是很好的投資選項,已逝副董事長蒙格跟巴菲特觀點類似,但這兩位深諳市場規律,雖不看好特斯拉但也絕對不會去做空。

以上7派除隔空派外,前面6大空頭,基本上都重金投入圍剿特斯拉,可謂6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但被練成神功的教主打得丟盔卸甲,就有人說在狼狽下山後還被官府(美聯儲)用十香軟筋散(加息)一網打盡,簡直就是一部美國電動車版的《倚天屠龍記》。

AI與能源非單電動車 市值難估

馬斯克被資本市場圍攻,但不輕言退休,並熱衷每天跟「空頭」對抗,這恐怕是特斯拉能持續產生顛覆式創新的原因。我認為未來Optimus 機器人與Robotaxi 都將成為特斯拉的主要戰場,投資者應注意特斯拉已非單純的電動汽車股,而是AI與能源企業,公司市值恐更難估算。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