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台灣太陽能發電的成本為什麼比其他國家都高,而且好像也很難降下來,原因到底出在那裏?是否因為台灣土地太貴或者材料及人工成本太高?我覺得這可能只是部份原因,並非全部原因。
就我個人多年從業經驗,我認為台灣太陽能電站投資的「溝通」其實佔了很大一部分成本;而且這一部分成本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造成太陽能電站投報率過低,最終導致廠商集體退出的情況。
到底太陽能電站有那些項目需要且為什麼需要溝通?又為什麼需花費大筆成本? 個人以下從土地整合、與地方/環團溝通、與台電溝通、與聯貸銀行溝通的成本分析,說明如下:
土地整合的溝通 在台灣做太陽能電站,最困難的工作當屬安裝場址的整合。也就是找到適當的土地、屋頂或水域並取得所有權人的租賃合約。在台灣,水域幾乎均為公標案,所以溝通成本可以比較低;屋頂產權多為單一法人或自然人擁有,因此,基本上多透過私人交情或中間商以支付中介費的方式獲得,目前中介費市場行情約每瓩數千元不等。
土地整合則比較複雜。台灣可以合法安裝太陽能的土地,大部分都是沿海、低窪、長年因海水浸泡、鹽化的、不適合耕作的土地,這些地也有一部分屬於國有財產地,只是大部分長期被當地居民非法佔用。要取得這些土地,需要非常大的溝通成本,因為幾乎每一甲地都由好幾個地主共同或分別持有,所以如果需要大一點的土地,例如:幾十甲地甚至上百甲土地,就會有幾十甚至幾百個地主,需要去拜訪溝通。
這種溝通基本上曠日費時,而且,即使土地整合完成,還要通過土地變更程序,由於不確定性大與失敗風險高,因此,沒有特殊管道的廠商,幾乎都是要等開發商完成土地整合後,才會介入買斷土地的租賃權利。由於台灣每年能釋出的土地有限,因此這些買斷的廠商所付出的開發費十分可觀,有些案件甚至高達每瓩破萬元。
與地方/環團溝通 在全球推動ESG的熱潮下,2022年底全球太陽能的安裝量己達1400GW,總安裝片數超過400億片,有安裝太陽能的,至少超過200個國家,但台灣至今仍頻頻以太陽能模組會產生有害人體的幅射、電磁波、會污染水源、土地與破壞生態等原因,不斷抗議太陽能電站的安裝。為了溝通,太陽能投資者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來提供證明、保證與回饋金,以消除各界疑慮與疏通阻力。
與台電溝通 與台電的溝通雖然大部分已經制式化,但相對廠商在市場上的地位,台電畢竟比較強勢,所以在電網併聯成本上,台灣相對其他國家因為這部分因素,相對又會高一些。
聯貸銀行溝通成本 小型太陽能電站的融資,與銀行溝通相對簡單,基本上溝通成本很低。但如果是大型的聯貸專案,銀行為確保專案的可行與未來融資還款的風險控管,基本上,都會要求委托國際的專業TDD廠商完成「技術盡職調查」(Technical Due Diligence)。
為讓風險降到最低,因此這份調查可能會提出上千個問題,而每個問題廠商幾乎都要提出具體證明或行動方案。例如:完整的執行程序與符合法規的文件、所有產品的性能、安全與無污染測試報告、保固文件,並且要有具體的組織與人力處理諸如勞安衛、環境生態調查、地方互動等。
而為完成這樣的工作, 公司必須聘請大量高階人力組成團隊,否則,基本上很難完成,這些人力成本一大部分都必須計入與聯貸銀行的溝通成本內。
很多人一直誤以為太陽能電站是個暴利行業,但其實這是個天大的誤解。太陽能電站的收入,主要來自於躉購電價,依政府設計給電站投資廠商的20年內部投資報酬率,也就5.25%;簡單的說,也就是如果太陽能電站投資一切順利,1塊錢投資20年後,連本帶利可以回收2塊錢的概念! 這樣的投報率真的高嗎?
在台灣,相較其他產業或相較其他國家的太陽能業,台灣太陽能產業所以需要投資更多的溝通成本,主要在於政治競爭帶來的反綠能意識型態吧!很多人可能會因為政治立場的關係,對綠能產生主觀上的排斥。所以,即使全世界都在大力推廣太陽能;台灣某些團體或個人,仍難以溝通,所以高溝通成本的投入,一直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