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菸找AIC 臺科視覺訊息設計搞定

在松菸找AIC 臺科視覺訊息設計搞定
臺科大副教授林廷宜(右2)率VID Lab學生,為美國創新中心尋路設計出解方。圖為美國在臺協會文化官陶績聞(John Dow,右3)致贈證書感謝林廷宜副教授率領的臺科志工團隊並合影。圖 / 臺科大提供

知道怎麼到松菸美國創新中心(AIC)嗎?許多人在松山文創園區經常有迷途疑問。臺科大副教授林廷宜率5位VID Lab學生,設計出美國創新中心尋路解方。團隊請大家5/12 前每天11:00-16:00「Finding AIC」,到松菸找到美國創新中心(American Innovation Center,AIC)。

由於民眾經常在松山文創園區迷路,更別說正確找到想去的地點。其中,美國創新中心藏身在園區南向製菸工廠的二樓,在廣大園區中想找到正確所在,基本上就是為到訪的民眾與貴賓設下一道挑戰或障礙。

美國創新中心為解決這項痛點,借重臺科大設計系副教授林廷宜多年視覺訊息設計專業,敦請擔任本次志工計畫主持人,帶領許芷寧、吳秉純、施宇恩、鄭詠琪、陳玉捷5位志工學生,為美國創新中心設計出易於找到中心所在的方法。

臺科大設計系副教授林廷宜
臺科大團隊以四種色彩劃分園區空間並有盲測設計。圖為臺科大設計系副教授林廷宜介紹本次專題設計精神。圖 / 臺科大提供

設計團隊在考量園區歷史與文化以及瞭解使用者痛點與需求後,決定採用訊息與視覺設計角度提出解方。臺科團隊透露,其實不同族群本就各有特殊需求。例如針對色盲民眾進行盲測設計,讓紅綠色盲也能分辨差異。

另外,根據身高與視線高度,進行版面設計,以確保主要資訊落在90-180公分的通視範圍內,字體方面則選用具包容性、高辨識度、易讀性的通用字體。首先以4種色彩劃分園區空間,用更直覺方式,引領民眾辨識區域。

接著,再透過製菸四步驟轉化的方向圖紋,找到南向走廊。藉由圖示,尋找樓梯上二樓,再根據門牌號碼S203就可以順利找到美國創新中心。整個尋路系統設計過程,以DEIA精神進行多元(Diversity)、公平(Equity) 、共融(Inclusion)、可及性(Accessibility)設計思考,從調查研究到解方推出,提供民眾易讀、易解、易用的訊息指標。

臺科大設計系同學向來賓介紹展覽內容。
臺科大設計系同學向來賓介紹展覽內容。圖 / 臺科大提供

林廷宜強調,設計具有超越界限和改變生活的力量。做為設計師有責任利用這種力量,在周遭或更廣泛的範圍內積極創造正向影響。這次展覽,不僅展示臺科學生令人難以置信的才華,也印證年輕一代通過設計創新,塑造未來的重要性。

臺科大本次與美國創新中心的合作只是示範開端,期待許多容易迷航的建築物都能夠透過貼近需求的精緻設計,讓民眾更易理解並樂於親近場域。林廷宜也提醒各階層與學術機構的多樣化夥伴關係,賦權青年世代對社會推動並發揮有意義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