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星通過PACT 3.0 吳佳蓁:全球首家

信星共同創辦人吳佳蓁指出,企業在做好自身碳管理後,接著最重要的減碳管理工作將是對價值鏈與完整生命週期的檢視;選擇符合 PACT 認證的管理系統,將是企業用戶做好碳管理的重要選擇;也是落實企業永續的當務之急。圖 / 取自信星資訊官網

領先全球同業 第一時間通過認證

世界永續發展協會(WBCSD)日前推出最新的第3版碳透明度合作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Carbon Transparency Version 3, PACT 3.0),國內信星資訊搶在第一時間通過該項認證,率先成為全球第一家通過這項最新版本的碳管理工具業者。

WBCSD自2021年啟動PACT計劃,期間歷經兩次版本優化改版,今年6月12日進一步提出第3版並推出測試工具,讓使用者可以更快速的進行整合與測試,做好供應鏈碳透明度與碳排數據資訊交換準備;過去3年間,前兩版已有37家碳管理系統業者通過認證。

供應鏈減碳 以通用格式數據共享

信星資訊指出,實現碳中和減少碳排不僅是各大企業的挑戰,其中更包含整個產業供應鏈需要深思的全球課題。為加速碳管理進度,企業必須經由標準化規範計算出自家產品的碳足跡,再以通用格式進行數據共享,以達到上中下游的碳數據串聯與管理。

WBCSD於2021年啟動PACT計劃,歷經兩次優化改版,過去三年已有37個碳管理系統業者通過,2025年進一步推出第三版本,信星資訊搶先通過。圖 / 信星資訊提供

在台灣,與PACT相關的研討會,資策會已舉辦多次。資策會數轉院副院長王世智曾在「攜手碳數據共通推動綠色供應鏈」專題中指出,碳排數據的有效共享是供應鏈減碳過程中最大的難題與挑戰。

國際對接機制 臺灣減碳接軌世界

王世智認為,想改善產品碳足跡數據收集的困難,唯有透過工具合規機制的確信與指引才能協助產業建構碳排信任資料交換的環境。他期盼在各界的共同參與下可以打造完整的供應鏈碳排資料交換生態系,同時能建立起國際對接機制,讓臺灣在減碳議題上與世界接軌。

信星資訊技術總監林政霆指出,資策會去(2024)年基於PACT架構,在台灣推出《產品生命週期碳排放量之核算與交換指引》,目的就在建立一項跨產業、在價值鏈中可通用的指引與標準,以提高產品碳足跡計算的精確和透明,讓供應鏈上下游能安全交換產品級的排放資料,建立起與全球價值鏈與產業間的連結。信星因率先響應這項架構,所以能熟悉WBCSD的組織目標與PACT架構。

最新碳揭露標準 助攻供應鏈減碳

信星共同創辦人吳佳蓁表示,所以信星只要PACT一推出新的開發測試工具時,團隊就會立即優化既有碳管理系統,同時也會陸續升級既有客戶的系統,讓客戶隨時接軌國際提升碳透明度以及對應大型品牌客戶的碳揭露議題。

信星資訊市場總監廖宜瑨指出,客戶在選擇碳管理系統時,最怕跟不上法規或趨勢變更,碳管理系統不只要符合 ISO14064 、ISO14067 、GHG Protocol 或SBTi 的要求,今後更要為碳數據交換與供應鏈上下游的減碳串聯做準備。廖宜瑨強調,信星資訊提供的系統符合最新的碳數據揭露標準,可以協助客戶對供應鏈的數據進行收集,未來也可同步繳交資料給客戶指定的品牌客戶。

前瞻減碳 檢視價值鏈與生命週期

吳佳蓁表示,企業在做好自身的碳管理後,接著最重要的減碳管理工作將是對價值鏈與完整生命週期的檢視。他相信,選擇符合 PACT 認證的管理系統,將是企業用戶做好碳管理的重要選擇;也是落實企業永續的當務之急。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