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數位創作領域 注入創新動能
2024 HPC臺灣動畫大賽今(29)揭曉,本屆打破以往傳統分組限制,今年首設最佳劇情、最佳角色設計、最佳動作設計、最佳剪輯與最佳視覺效果五大專業獎項,同時廣納不同動畫製作模式,以激勵多元創作價值。
國網中心主任張朝亮說,自2011年開發雲端GPU算圖農場以來,持續結合國內科技、藝術與文化資源,透過本項競賽活動推動文化產學應用與人才培育,為臺灣數位創意領域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新動能。
國研院表示,所有入圍團隊都可獲得國研院國網中心一年份算圖資源,藉此鼓勵用高效運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科技,創作數位內容,使創意落地、如虎添翼。
四校搶下五獎 臺藝大花開並蒂
本屆競賽經激烈角逐,最終評審團從技術與創意兩大面向切入,評選出最佳劇情獎由銘傳大學的魬(WaveBack)奪得,得獎作品充滿迷幻風格,揭露社會黑暗面,劇情深刻、撼動人心。

最佳角色設計獎由南應大的奧德賽快車(Odyssey express)贏得,作品以多重宇宙的創意設定手法,表現出年輕人對未來的迷茫與探索;最佳動作設計獎由臺藝大的SprAY拿下,流暢的動作節奏呈現女性安全議題,喚起強烈的反思。
最佳剪輯獎由臺藝大的迴程奪得,精湛的剪輯技巧得以讓人沉浸在溫馨的家族故事中;中國科大的AI人,憑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3D技術與視覺特效脫穎而出,榮獲最佳視覺效果獎。
未來賞4隊 獎年輕創作力萌芽
競賽總召集人、國網中心組長郭嘉真表示,HPC臺灣動畫大賽邁入第13個年頭,始終堅守以賽養才的初心,今年特設「未來賞」,期收向下扎根功效,讓年輕創作力在動畫領域萌芽,為拓展未來動畫創作,蓄積發展潛力。

未來賞專為大三以下學生設立,意在激勵更多年輕創作者參賽,成功吸引高中職隊伍參與,顯示動畫創作的熱情,正向拓展到年輕世代。首屆未來賞得主由4隊獲得,得主分別為龍華科大的我們來拍怪獸打架、北藝大作品Rebirth與1/9連中兩元、松山商職THE SNOWY NIGHT贏得評審肯定。
角協頒3冠名 幸運之星落南臺
此外,協辦單位的臺灣角色品牌授權協會從發掘角色開發、授權延伸運用潛力的角度,精選三部作品授予「角協冠名獎」。獲獎者分別為南應大的奧德賽快車(Odyssey express)、實踐大學的MOULDY ORANGE以及臺藝大的SprAY。

最後,同為今年新設的幸運之星獎,由主辦單位從入圍但未獲獎的作品中隨機選出得主,期望藉此讓入圍就能成為一種肯定,以勉勵創作者堅持夢想,繼續在動畫創作的道路上持續前進,結果今年的幸運得主由南臺科大的碳路(Road of Lux)獲得。
國內動畫創作推手 用科技加值
本屆HPC臺灣動畫大賽由國研院國網中心、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動畫創作者基地主辦、臺灣角色品牌授權協會協辦。本項競賽至今舉辦13屆,累計吸引超過1,141支隊伍、近5,000名創作者與賽,成為國內動畫創作的重要推手。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謝翠玉指出,國網中心長期推動科技研發、文化藝術跨域應用,積極培植創作人才,自2022年起,就用技術支持動畫創作基地創建,她期盼透過科技加值應用助力產業轉型、打造創新展演模式,為臺灣造就新一代科技與文化的跨域生力軍。
延伸閱讀
- 清華大學講座教授蔡宏營 接掌國研院
- 超級電腦比一比 中教大國網盃奪冠
- 發掘科學詩性 國研院藝術探索交流展
- 海洋中心 x 國資圖 浮游動物展今登場
- 歐昱辰接掌國震中心 拼耐震永續家園
- 臺捷簽約啟動 跨域先進晶片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