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觀 X 智宏網 通訊AI定位入6G實驗網

技術司通過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三項研發計畫
技術司通過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三項研發計畫。圖為現觀科技與基地台廠商智宏網共同研發B5G具感知能力的開放式基地台技術。圖 / 技術司提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日前召開今年第7次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決審會議,會中通過由巧新科技主導與永進機械申請的電動車鋁輪圈次世代節能製造技術、鐿鈦科技創新混合式多軌衛星移動通訊終端前瞻技術以及由現觀科技主導與智宏網聯合申請的通感融合電信大數據網路暨相關行動定位等三項研發計畫。

技術司表示,三項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預期衍生投資超過新臺幣7億元、創造產值逾新臺幣150億元。其中,現觀科技、智宏網共同申請的通感融合電信大數據網路暨相關行動定位技術開發,為全球首例AI結合通訊與感測開發精準定位技術,可望大幅增進電信數據生活化的應用。

為滿足電信業者發展大數據應用,由電信服務開發業者現觀科技偕同基地台廠商智宏網,共同研發具感知能力的B5G開放式基地台技術,同時與工研院合作,經由智慧原生網路控制平台,建構擁有精準定位、通訊感知及大數據智慧分析能力,以使用者為中心應用大數據實現精準行動軌跡追踪以及行動廣告受眾分析等服務。

這項計畫更將結合全球最大的歐盟國際6G實驗網,跨國進行B5G/6G通感融合與行動定位技術合作,成果將於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發表,預期將帶動國內電信服務業與電信設備商國際市場佈局,可望衍生投資超過新臺幣2.5億元、創造年產值3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鏈技術升級與科技人才就業機會。

此外,鐿鈦科技的創新混合式多軌衛星移動通訊終端前瞻技術,將是全球首例高低軌衛星自主切換通訊終端設備的研發計畫。因應全球衛星通訊產業快速變化,國際衛星大廠普遍趨向開發多軌通訊服務。

鐿鈦發揮多年微波信號處理與精密機械製造能力,開發高增益波束追蹤陣列天線與射頻前端收發模組,結合精密機械控制回饋系統技術與多軌衛星波束信號演算,發展以低軌為主、高軌為輔的混合式多軌衛星移動通訊終端設備。

這項計劃預計衍生投資新臺幣2億元,並持續與國際衛星商進行相關驗證,將創造產值約30億元,為臺灣衛星通訊產業在國際上提升新的市場競爭力。

最後,這次同步審議通過的由巧新科技、永進機械申請的電動車鋁輪圈次世代節能製造技術整合開發計畫,鎖定全球獨步的電動車鋁輪圈OKR系統,助力臺灣接軌國際ESG。計畫預計執行2年,預計衍生投資新臺幣3億元,目標在計畫完成3年後年產值逐步增加到超過新臺幣100億元,為臺灣在全球鋁輪圈市場奠定關鍵利基。

巧新科技與永進機械聯手開發新型態多軸同動側刃刀具智能鑑別技術,以及五軸加工關鍵設備的數位虛擬優化技術,與工研院、虎尾科大、勤益科大產學合作,建立製程設備與加工精度診斷跨平台系統,透過五軸體積空間精度補償、進給驅動系統熱變位監控等技術與刀具參數大數據資料庫,將提升2倍產能,減少5成以上能耗與溫室氣體排放。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