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軸循環韌性臺灣 循環經濟週開跑

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
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致詞指出,2024 臺灣循環經濟週將以雙軸循環、韌性臺灣為題讓臺灣在面對永續淨零挑戰時,仍能保持競爭力,穩步向前。圖 / 產發署提供

臺灣循環經濟週正式啟動,昨(19)日經濟部、環境部、農業部、內政部、工程會等五大部會跨部會定調,以雙軸循環、韌性臺灣為題。今年循環經濟週橫跨9-11月,各部會將接力推出展覽、論壇、博覽會等系列活動,聚集產官學界專家學者與業界領袖探討循環淨零策略、展現循環經濟成果,邁向韌性台灣新篇章。

循環經濟週今年邁入第六年,將透過公私協力,展現跨部會推動循環經濟成果與邁向零廢棄與永續淨零決心,啟動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策略,善用數位賦能將智慧能源、綠色製造化為革新動力,讓循環經濟成為建構韌性臺灣之鑰。

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表示,雙軸轉型是影響企業未來競爭力重要關鍵,要搭配循環經濟推動,才能實現臺灣產業韌性與永續發展,臺灣循環經濟週展現跨部會與公私協力合作,在循環經濟政策支持下,協助臺灣產業循環經濟遍地開花,達成淨零永續目標。

從零廢棄到零碳排 發展循環經濟

為展現政府和民間合力將「循環圈」不斷擴大的實績與成果,各部邀請循環經濟亮點企業至現場展示成果。其中,台灣中油以LNG冷海水孕育紅藻「海木耳」,再利用綠色萃取製程提取活性成分,推出以海牡丹為品牌的肌膚清潔保養品;另由鈺祥展示再生型化學濾網,透過專利再生技術與訂閱製服務,協助半導體等高環境負荷企業,精進綠色供應鏈,落實環保減碳。

鈺祥企業所生產製造的再生型化學濾網
臺灣循環經濟週透過公私協力持續推動循環經濟,現場並展示由經濟部輔導的鈺祥企業所生產製造的再生型化學濾網。圖 / 產發署提供

環境部邀請大云永續科技,應用AIoT技術自動化跨地域雲端數據整合,導入零碳排、零廢棄等永續方法,協助企業定義重大永續議題,進行風險管控、盤點ESG數據,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智慧永續」解決方案。

農業部輔導的茂茂峰林國際,應用農業剩餘資材與生物分解樹脂,技術研發「無塑膠微粒殘留材料」,產出可重複使用的吸管、餐具、牙線棒等生活用品。

內政部推薦的金和泰實業將瀝青混凝土刨除料再生,重製為「冷拌冷鋪再生料混凝土」全新材料,不但降低對傳統瀝青依賴性且生產全程不使用熱能,降低道路施工與維護過程產生的碳排。

圖左起為內政部主秘黃駿逸、環境部次長沈志修、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農業部次長胡忠一、工程會副主委李怡德。
五大部會共同揭開今年臺灣循環經濟週由序幕,圖左起為內政部主秘黃駿逸、環境部次長沈志修、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農業部次長胡忠一、工程會副主委李怡德。圖 / 產發署提供

淨零永續檔期接力 五部會齊動起

為引領產業邁向循環永續,經濟部等5大部會,將陸續在臺北與高雄等地,推出系列展覽、論壇高峰會與技術發表會。其中,9/25-28日,環境部在台北車站一樓大廳推出2030超越圈圈循環經濟新創展,以貼近生活的展出方式,讓民眾瞭解資源循環理念並融入生活。

9/26日環境部舉行循環經濟實踐案例推廣會,邀請產業代表探討從循環設計到循環實踐經驗,以加速實現韌性台灣永續目標。10/17日內政部將辦理營建資源循環利用及產業鏈結工作坊。環境部10/23日辦理2024年資源循環績優企業頒獎典禮暨企業高峰會。

10/17-19日,經濟部、環境部、農業部將集結國內外超過400家企業和學研機構,在世貿一館舉辦台北創新技術博覽會,產官學研各界將齊聚,共同探討運用創新科技推動低碳、零碳轉型的最新產業與研發應用趨勢。

最後,11/6-8日2024 TASS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將在高雄展覽館登場,將深入探討循環永續共生、綠色環保、能源發展新商機,加速臺灣產業雙軸轉型並擴大國際市場佈局。會中同時將由經濟部與工研院舉辦循環經濟大聯盟論壇,邀請臺灣實踐循環經濟業者分享從核心技術轉換至綠色商機的經驗。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