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產業拼減碳 資源循環業技術交流

環境部常務次長沈志修參觀成果展示區。
資源循環業減碳技術研討會兩天會期共研討6項主題,共有來自淨零政策、低碳創新、廢棄物處理與回收等業者、學者與專家22位與談交流,場面熱烈。圖為環境部常務次長沈志修(右二)參觀成果展示區。圖 / 策略風知識新聞網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為完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打造循環經濟社會,今(112)年起協助資源循環業者低碳轉型。11/27-28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展示減碳輔導成果並舉辦資源循環業減碳技術交流,超過150位產官學研與資源循環業者,就相關實務進行互動交流。

環境部常務次長沈志修致詞時表示,為確立靜脈產業(Venous Industry)減碳路徑與效益,營造資源循環綠色資產,達到物質永續的淨零轉型,資源循環署輔導業者建立產業基線資料,建構企業碳排分析、業者能力,同時應用智慧感測技術,進行電力設備健檢,輔助業者落實節能減碳工作。

資源循環署今年起協助資源循環業者低碳轉型,在公告應回收廢棄物回收業與處理業方面, 將分2年完成資源循環業的溫室氣體盤查輔導,目前藉由10場碳盤查作業說明、8場種子人員教育訓練,已經建立410家產業的碳管理基線資料。

同時,資源循環署也輔導4家3材質公告應回收廢棄物處理業者,導入減碳製程或技術;透過製程改善輔導,針對單一電力設備改善協助減少8%節能與減碳空間。

在清除處理機構方面,針對減碳效益高的60家業者進行診斷,完成21家範疇三組織型碳盤查報告,其中,6家業者並完成第三方驗證;6家媒合導入自動化、智慧化、低碳化轉型,成為業界以大帶小楷模學習對象,有利帶動資源循環業整體素質的改變與提升。

這次兩天會期,共研討6項主題。共有來自淨零政策、低碳創新、廢棄物處理與回收等業者、學者與專家22位。其中,包含10家廢棄物回收與處理業、公民營清除處理機構的標竿企業與談,以廠商角度討論廢棄物減碳製程技術、全球淨零趨勢與廢棄物處理、資源再利用等低碳製程技術發展經驗。

會場設有三成果展示區,展出「大小偵碳」永續碳管理、非侵入式電力感測應用、製程設備節能減碳應用成效以及公民營清除處理機構的永續碳管理介紹等。

展區內同時也提供碳管理資訊化作業研習,手把手帶領資源循環業者線上操作使用;現場架設的互動式電力感測箱,示範電器設備如何在電力迴路中利用電力感測器測量實時電壓、電流波形等數據、展示透過數據找出節能熱區的方法,以達到減碳效果。

資源循環署強調,在循環經濟與淨零轉型過程,透過減碳知識傳遞、業者間互相交流學習與政府資源投入,鼓勵共同建立緊密的夥伴關係,做好淨零轉型目標,共創資源循環零廢棄的低碳時代。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