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展現強勁韌性 產值連6季成長

情境示意。圖 / Getty@ Unsplash

資訊電子領軍 傳產受挫動能續強

面對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台灣製造業展現強勁韌性,其中由資訊電子領軍雖傳產受挫,但產業動能續強。根據昨(19)日傍晚公布的最新產業統計,今年Q2製造業產值達5兆3,47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14%,連續6季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新興應用需求,成為推動資訊電子產業的重要引擎,惟部分傳統產業因市場競爭加劇與需求保守致產值下滑,抵銷部分成長動能。

資訊電子產業 受惠AI與雲端商機

電子零組件業Q2表現突出,單季產值1兆9,028億元,年增25.62%。其中,積體電路業受惠於AI及高效能運算需求蓬勃,12吋晶圓代工產能持續擴張,產值達1兆2,559億元,年增29.24%。然而,面板及其組件業因TFT-LCD 大尺寸面板需求不佳,終端消費電子需求低迷影響,產值下滑至1,190億元,年減6.53%。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同樣受惠AI與雲端商機,產值突破7,078億元,年增高達72.95%。伺服器、通訊設備及半導體測試設備等相關產品接單強勁,帶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傳統產業遇阻 機械設備逆勢成長

傳統產業受國際經貿情勢不明朗及市場需求保守影響,產值普遍下滑。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20.26%、基本金屬業年減12.99%、汽車及零件業年減8.32%。值得關注的是,機械設備業因半導體產業鏈積極投資先進製程,產值逆勢成長3.86%,展現產業鏈垂直整合效益。

其中,機械設備業受惠半導體先進製程積極擴增產能,加以配合客戶交貨期程,帶動半導體生產用設備及零組件、自動化倉儲設備、其他專用機械及零組件、印刷電路板生產設備及零組件等產值增加較多。

基本金屬業因全球鋼鐵市場需求不佳,客戶備貨保守、海外同業低價干擾、國內部分產線檢修,鋼胚、冷熱軋不銹鋼捲板、鋼捲板、合金鋼胚等產值減少較多;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同樣受到海外同業低價競爭,部分廠商因應市況減產,致聚酯粒、苯乙烯單體、對二甲苯等產值減少較多。

汽車及其零件業則因關稅議題,車市買氣觀望,部分廠商產線更新停工減產,在燃油小型轎車、貨車等產值減少較多;汽車電氣、電燈組及其他零件拉貨動能也轉弱,惟油電新車上市、客運車電動化政策,帶動電動車、電巴產值成長,抵銷部分減幅。

排除價格波動因素 動能維持強勢

若排除價格波動因素以產量觀察,今年Q2製造業生產指數達114.17,年增22.79%,連續6季成長。展望未來,儘管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帶來不確定性,AI、HPC、雲端資料服務等新科技應用需求仍強勁,以台灣半導體技術領先、高階供應鏈完整,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新品將陸續問市等因素,預期台灣製造業將持續成長,生產動能可望維持強勢。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