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製造透過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不僅可幫助企業緩解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更是推動轉型和永續發展關鍵,引領企業走向更穩固、高效未來。資誠創新諮詢日前舉辦2024智慧製造策略論壇,以供應鏈韌性為題,探討智慧製造如何使企業保持靈活、提升效率並優化供應鏈。
資誠創新諮詢董事陳世祥指出,從2018年開始,美中貿易衝突、COVID-19疫情、全球通膨及地緣政治等問題,帶來供應鏈重組挑戰、驅動數位轉型價值以及提高淨零碳排價值意識。
建置供應鏈數位平台 智慧工廠
製造業在面臨China+1或Taiwan+1產能移動過程,供應鏈重組以及從Race to Rebalance的壓力,其中,供應鏈數位化平台建置和智慧工廠成為提高供應鏈韌性和營運效率的關鍵,需求預測與產能的計劃和排程將更精確、庫存週轉更有效率、料況的掌握將更透明。
另外,全球企業愈發重視ESG議題,碳稅或碳費直接衝擊企業成本和盈利。因此,企業在制定有效的供應鏈韌性策略中,包括加速供應鏈產銷平台數位化和重塑供應鏈結構在地化,以實施智慧工廠為基石的同時,應同時考量ESG數位碳帳本的建立。
陳世祥認為,建立財帳、工廠成本帳、產銷的精確性與效率性及碳帳的及時性,這些措施的數位轉型將有助於企業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提高永續競爭力和企業韌性。
提升數位協作 供應鏈韌性關鍵
資誠創新諮詢協理莊博翔說,供應鏈韌性對企業日常運作至關重要,尤其面對地緣政治、貿易緊張和競爭壓力等挑戰時,數位化、分析力、決策力、協同力和持續力等能力的加強是關鍵。
資訊安全和備份恢復等資訊韌性策略也不可忽視。另外,提升供應鏈韌性的關鍵議題包括資料收集與分析、智慧生產與運營以及即時資訊與可視化。強化分析力可驅動從供應商選擇到生產規劃的決策價值。
持續力則關注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與風險管理。透過數位化、共享與協作,企業可提高供應鏈的可視度與效率,應對變化並提升整體運營韌性。
工業4.0 持續演化 非一次性革命
台灣西門子資深顧問沈家恩指出,工業界演進至今日的工業4.0,標誌著一場演化而非一次性革命。新技術如數位孿生、資料分析、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已成為重要元素。企業進行數位轉型以提升競爭力、提高效率,因應全球化供應鏈、市場變化和地緣政治影響壓力。
成功關鍵在於確立清晰目標、整合數位技術並建立閉環回饋機制,以持續改善運營效能。數據在數位轉型中有關鍵地位,他強調數據流動的重要性。以電子製造業為例,深入探討數位轉型過程。產品正確性、團隊經驗豐富度及高效實施方法是成功執行數位轉型的關鍵。
電子業轉型 成智慧製造新典型
智偌德科技資深經理徐大森說,智慧製造演進至工業4.0— 電子行業成為智慧製造的典型代表,應用遍及航空航太、醫療等領域。近年,遠距醫療技術普及彰顯電子產品在醫療中的重要性。
汽車行業也因電動車興起,電子元件需求急增。供應鏈全球化和生產周期縮短帶來挑戰,但智慧製造引領業界迎接挑戰。通過虛實整合、仿真和流程優化,電子製造業實現高效操作。
台灣電子業面臨變革挑戰卻也蘊藏發展潛力。工廠智能化轉型關鍵在於數據收集和應用。利用MVS系統收集數據,再透過AI分析可提升效率。電子行業已開始應用AI,如利用AOI設備取代人工判斷。
制造執行系統(MES)提高設備效率、生產效率和品質。EMS廠商通過快速報價工具應對客戶需求變化。最後,通過IoT解決方案整合設備,實現智能調度和管控。這些技術結合使工廠更高效,應對市場變化,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
數位轉型 數位力分析力決策力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協理余文說,70%數位轉型計畫缺乏成功案例,主要是因為在系統建置前未充分梳理基礎事項。為解決此問題,建議企業需強化數位力、分析力和決策力。
其中,資料標準化被視為首要任務,例如商機定義,有助於業務進展更有依據。分析力方面,則包括容量計畫和排產時間軸,可提高生產效率。而在決策力方面,動態儀表板的應用能使異常處理更即時。
為此,利用AI知識圖譜系統自動分析資料關聯性,解決命名不同但意義相同的欄位問題。此外使用RPA工具實現低代碼開發。最後,透過效果追蹤和差異比較,以實現情境管理和決策能力的提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