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西班牙與葡萄牙一場大規模停電,影響超過5,500萬人,事件發生後,凸顯電力系統的潛在脆弱性。兩國民眾也將矛頭爭相指向能源政策,認為再生能源比例過高是造成電網不穩的主因。接著,電網營運單位與西班牙環境部在內的許多專家,馬上跳出來澄清停電原因,疾呼問題不在再生能源,而在電網韌性不夠,無法應對大規模與間歇能源特性。
安瑟樂威執行長鄭智文指出,這話沒說倒好,說了,不就剛好證明是再生能源的間歇特性造成電網不穩?理性看來,西葡兩國太陽能容量在過去五年,的確翻了好幾番,電網設備卻大多建在數十年前,並未跟上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腳步。他指出,西班牙在電網上的投資,相對可再生能源的支出,在歐洲國家中排名最低,才會經常導致頻繁的供電波動。
颱風、地震、事故、他國戰爭、關稅戰、國際局勢變動,日子的確變得越來越難過。鄭智文補充說,只不過如一遇到突發事件,就要怪東怪西,那日子可就真的過不下去了。他提醒,企業在這變動不羈的世代求生存,要有更高的靈活度與創新能力,才能快速因應市場變化與政策調整的挑戰。
鄭智文說,其實西葡兩國這次停電,有一群人在停電期間並未受到影響。因為,他們的電力來源,包括太陽能發電與電池儲能系統,使他們能實現能源獨立,強化企業用電自主;在黑暗中,這些有備無患的企業特別令人羨慕與贊賞。
在台灣,儲能系統除可上電力交易平台幫忙救電網,行有餘力還可為企業工廠提供新的「擰毛巾方式」,就是通稱的表後儲能。鄭智文認為,說到底,與其怪再生能源,不如把自己的能源護城河備妥。他提醒,為確保公司用電穩定與安全,最好連同用電大戶4選1方案、零碳建築等需求統統找出來,儘早想定、重新全盤思考,預先做好能源管理佈局與行動。
投資儲能系統,其實就是企業建置本身的能源護城河,也是助攻碳中和的關鍵布局。身兼綠學院綠色帶路人、工研院電網管理諮議委員的鄭智文建議,由綠學院號召國內第一批投入表前儲能、具豐富實戰經驗的綠色帶路人,再次開業界之先推出全國第一套企業評估與建置儲能系統,在安瑟樂威、電電公會等地舉辦二日培訓課程,兩天期專業培訓。
鄭智文指出,課程內容整合表後儲能專案重點,包括:數據思維、能源管理策略、遊戲規則、保險、財務模型、設計與建置6大模組,課後能成為將所知化為所行、讓知識轉為即戰力的帶路人。5/23-24日最新一期開課,瞭解更多表後儲能綠色帶路人報名與詳細資訊逕詢電電公會或綠學院。
延伸閱讀
- 發展新能源 鄭智文:應如物種多樣性
- 安瑟樂威移動虛擬電廠 揪電巴創多贏
- 安瑟樂威 X 必維臺灣 共推綠電拼永續
- 泓德 X 台灣大創新價值 進軍表後儲能
- 電業自由化 鄭智文:不應再走回頭路
- 鋰昇新廠落成啟用 全面量產開創新局
- 未來儲能 楊宗元:朝高整合高效發展
- 成功跨足電車儲能 太電推超快充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