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資金多元布局 星泰設分公司
淞英能源日前正式啟動泰國布局,將與當地兩大重量級企業集團合作開發屋頂型太陽能光電,開發規模預估將超過500MW。淞英能源強調,所有多元投資布局都是自有資金,堅持不用財務槓桿操作。
淞英從太陽光電跨足晶科模組、古瑞瓦特變流器銷售,去年營收突破10億元,主要來自EPC供應,今年積極拓展泰國市場並將盈餘轉增資,使股本提升至3.6億元,同時在新加坡與泰國成立分公司。
台灣併網拼新高 國內轉型勝算少
淞英今年在台灣的併網量可望達到30MW,幾達近年新高,不過董事長楊淞壹表示,台灣光電已經逐步走向成熟市場。隨著政策對太陽光電產業的支持與開放,上千家光電EPC廠一方面爭食市場大餅,一方面積極轉型求生,市場競爭只會越演越烈。
儘管如此,楊淞壹認為太陽光電仍是企業取得再生能源憑證的最佳選擇,光儲系統、地熱等新領域則將提供另條發展出路。不過,由於市場條件限制仍多能成功轉型者將占少數。
政策法規不確定 產業亮麗成長難
楊淞壹說,光電開發成本高、價格虛高,導致每kW造價上升,投資回收期拉長,使得電廠轉售市場冷清,轉向自發自用的業者比例持續增加,產業難以激發亮麗成長。甚至,從去年開始的光電業倒閉潮預計將延續,未來恐有更多業者退出市場;傳聞多家外資已表態將放棄台灣市場。
過去以來,光電業者依法合規行事卻迭遭無理抗爭,在缺乏法律保障下,導致工程被迫停工。業者表示,這些挑戰並非技術問題,而是源自政策法規面的不確定性所致。
業界期盼政府能提供更完善的政策支持,避免業者因挫折被迫尋求自力救濟。相較其他民主國家,地方若對開發案有異議,都可與業者協調,若協調不成,業者只要合法合規仍可按核定計畫施工,與台灣當前現況大相逕庭。
拼光電進畜牧業 一地兩用無奈多
淞英能源看好今年併網規模將達30MW以上。其中,10MW為屋頂型光電、20MW為鴨電、蝦電共生;另有乳牛、蛋雞光電共生,約5MW。楊淞壹透露,為推動光電發展,淞英不得不涉足畜牧業,以確保光電與農牧發展的協調與效率。這也是多數推動漁電、農電共生業者共同的無奈。
楊淞壹指出,光電業者在發展「一地兩用」模式時,往往被要求更嚴苛的環保標準。例如淞英在養鴨設備及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已高達7,000萬元,相較傳統鴨農,光電業者承擔更高環保要求,這在國際市場堪稱奇特現象。
以台灣創業精神 拼泰國開花結果
楊淞壹強調,淞英能源將延續2016年回台創業的精神,穩健推動太陽光電事業的第二階段發展,他相信借助晶科能源、古瑞瓦特在當地的資源與協助,深化與台灣設備市場合作,將更有默契地複製成功案例全力拓展泰國市場。
延伸閱讀
- 一地兩用策略發威 楊淞壹:揮軍泰國
- 淞英能源 催生首座風雨操場一型電廠
- 最大屋頂光電啟用 淞英助葡電寫歷史
- 楊淞壹 快策略 淞英能源集團旭日東升
- 淞英敢於與眾不同 楊淞壹:以客為先
- 淞英龍尾守住雙利多 海闊天空兆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