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機械IC雙箭頭 竹科貿易額創新高

竹科大樓
國科會竹科管理局行政大樓。圖 / 攝自Introduction video of the Hsinchu Science Park

竹科昨(12)日公告,2024年營業額為1.51兆元,較2023年1.42兆元,成長6.66%,創下史上第三高佳績,顯示竹科國際投資活力、就業實力與全球經貿競爭力。

竹科表示,受惠全球AI帶動新興科技應用的需求成長,加上低碳發展趨勢與自動化需求強勁,帶動廠商進口原物料、半成品及機械設備相關需求,去年在入區登記家數、就業人數與整體進出口貿易總額,均再寫下歷史新高,分別來到578家、177,655人與3.59兆元。其中,整體進出口貿易總額較2023年2.49兆元大幅成長達44.04%。

精密機械與積體電路 兩位數成長

以6大產業營收來看,竹科在精密機械及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二大產業營業額兩位數成長,其中精密機械產業成長最高,成長率為14.83%,積體電路產業成長次之,成長率為10.58%;光電產業及生物技術產業成長率分別為9.62%及6.74%;電腦及周邊產業、通訊產業營業額下降分別為6.99%及24.83%。

其中,精密機械產業營業額510.75億元,得力於全球製造業回暖,包括汽車、航空及半導體設備等高附加價值領域的需求增加,加上智慧製造與自動化技術持續發展,帶動營業額成長14.83%;另積體電路產業因應AI需求快速擴張,受惠於AI伺服器及邊緣AI終端裝置應用強勁商機,營業額成長10.58%。

光電生技雙成長 電腦週邊通訊弱

光電產業因廠商在高階顯示技術,如Micro LED、Mini LED以及在醫療、車用市場取得突破,營業額成長9.62%;生物技術產業,則受惠廠商CDMO代工業務、醫療器材外銷市場的穩定成長,營業額也成長6.74%。

然而,電腦與周邊產業因部分園區大廠,基於全球營運策略考量將部分業務調整至其他區域,營業額衰退6.99%;通訊產業也因技術轉型,如5G到6G過渡期、低軌衛星技術發展等需要時間等待國際市場成長,營業額衰退24.83%。

39家新投資 3年估創565億營收

竹科表示,去年新引進39家投資案,投資金額265.5億元,預估3年內提供4,882人以上就業機會,創造超過565億元營收。

新投資案以積體電路占大宗,計14家佔新核准入區廠商的36%,生物技術類計11家,佔新核准入區廠商28%;2024年已入區登記廠商計578家,較去年同期增加10家,成長1.76%;就業人數達177,655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959人,成長1.11%。

韌性聚落新生態鏈 AI島願景可期

竹科表示,將持續推動園區往韌性多元化發展,強化創新產業生態鏈構建,積極建設寶山二期、X基地軟體大樓、龍潭三期、生醫園區第四生技大樓及新三期標準廠房等,提供廠商土地及廠房雙軌營運,善用半導體產業完整生態優勢,推動綠色供應鏈及循環經濟,透過整合資源與多元化產業鏈以促進園區聚落永續發展,實現與在地共好共創共榮的目標。

展望未來,竹科表示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如川普新政對全球政經及產業發展帶來的關鍵性影響、綠色轉型與永續發展的壓力以及全球科技人才競逐等,憑藉在半導體及ICT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在AI時代邁向「人工智慧島」的願景可期。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