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研院27日舉行產業策略論壇,聚焦將南臺灣成熟半導體供應鏈技術優勢與快速崛起的AI技術相結合,推動南臺灣產業創新策略AEFX,提早布局以匯聚半導體南向產業鏈量能,落地產業AI化、AI平民化的雙引擎產業架構,開創南臺灣嶄新商機。
S廊帶 半導體產業實力完整
本次南臺灣產業策略論壇,產官學研領袖齊聚,包括臺南市副市長葉澤山、國科會南科管理局副局長林秀貞、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日月光集團副總經理洪志斌、群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AI新創公司Zettabyte董事長邰中和以及乾坤科技技術長詹益仁等與談。

工研院南部產業創新策略辦公室主任李宗銘表示,南臺灣過去以石化、鋼鐵、農業等傳統產業為主,但近年在AI技術帶動下,半導體需求持續攀升,不僅上下游相關大廠紛紛進駐南臺灣,產業供應鏈日益完整,展現出「半導體S廊帶」的強勁實力。
雙引擎 AI結合半導體產業鏈
2023年工研院透過南部產業創新策略辦公室,首次發布「南臺灣產業創新策略」,鎖定淨零趨勢、電動車與海洋經濟發展。今(2024)年則指出AI已成為跨域發展關鍵,將結合南臺灣具潛力的半導體產業鏈,有望成為打造南部產業高成長曲線的雙引擎。

葉澤山表示,AI與半導體兩者是當前最具市場商機的命題,市府一定持續協助產業為市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打造臺南成為投資、工作、移居首選的科技城。同時,他感謝工研院的協助,能進駐臺南沙崙、六甲及南創院區,已經成功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4方向 南臺灣推動AEFX策略
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指出,南部半導體產業鏈逐步形成,下階段應聚焦市場成長性高且具有發展利基的技術,包括化合物半導體以及先進封測。同時,AI已成為全球產業發展關鍵,應善用南臺灣產業特色,透過AI核心技術平台推動產業AI化,接下來從中小企業到一般人都能受惠,讓AI平民化為南臺灣發展帶來新契機。
工研院今年為南臺灣發展推出「AEFX」策略,涵蓋四大方向:打造化合物半導體產業應用加速器(Accelerator)、完善封裝測試及化合物半導體的虛擬產業專區(Ecosystem)、發展AI核心技術平台(AI Foundry)以及建立百工百業AI化中心(AI-Xmation Centers)。策略目標在持續提升南臺灣半導體產業優勢以及南臺灣傳統隱形冠軍升級轉型,以提升各產業的經濟價值。
半導體 整合發展特色新代工
半導體論壇議題由工研院副總暨資深技術專家吳志毅主持。Zettabyte董事長邰中和指出透過軟硬體整合技術,優化GPU運算效率、減少能耗作法,為臺灣半導體與AI產業注入新動能,也將持續連結國際資金與全球優秀軟體人才,協力公私夥伴,推動臺灣AI產業升級,助力南臺灣成為全球AI技術創新的新樞紐。

乾坤科技技術長詹益仁說,臺灣半導體晶圓代工產業,除先進製程及封裝全球領先,為數眾多的成熟製程8吋及12吋廠,將面臨來自其他地區的嚴峻挑戰。除邏輯製程外,臺灣有必要進行產業鏈的適度整合,發展具特色的功率IC與元件、矽光子、類比IC、微機電等專業晶圓代工產業。
普及AI 由產業化推到平民化
AI議題由工研院執行副總暨總營運長余孝先主持,李謀偉強調,李長榮集團導入AI不遺餘力,除行銷與訂價達到超過86%的準確度,預測性維護也達到近90%檢修預測,在品質保證上,透過大數據分析可在8小時前監測到可能瑕疵,準確率幾達95%。接下來將從數位化發展生成式人工智慧,再到數位孿生(digital twins),讓產業AI化,AI產業化。
潘健成也說,群聯獨家設計的專利aiDAPTIV+ 方案專注於解決資料保密、AI所有權與成本效益3大痛點,已經成功在多個領域落地應用,成為企業及機構數位轉型的重要推手,目前有超過200家企業、公部門、教育及醫療機構導入。未來,這項方案不僅將協助南臺灣打造產業化AI,更能推動AI平民化,讓人工智慧的應用更普及。
延伸閱讀
- 打造南方雨林 工研院領頭攻永續商機
- 衝刺綠色運輸 工研院偕7夥伴立標竿
- 工研院八創新技術 助力南臺灣新經濟
- 台灣設計展在臺南 閃耀百業創新未來
- 太陽光電科技革新 工研院沙崙秀實力
- 廢棄鳳梨葉變紙盒 旺萊山獲IF設計獎
- 展望南臺灣 2024看好電動車海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