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感測口服膠囊 3D IC封裝創新技術

無線感測口服膠囊 3D IC封裝創新技術
工研院結合凌通科技的微控制器晶片,打造出醫療照護用無線感測口服膠囊,可因應不同情境需求實現多種感測應用,包括生理訊號監測、溫度、壓力、pH值等多樣項目,為受檢者提供精準即時的健康監測。圖 / 工研院提供

半導體封裝助攻智慧醫療升級,工研院創新3D IC封裝技術結合凌通微控制器(MCU)晶片,開發出醫療檢護服務的「無線感測口服膠囊」,具高靈活客製化功能,可因應不同場域與情境需求,實現多種感測應用。

這些應用主要包括生理訊號監測、溫度、壓力、pH值等多樣項目,為受檢者提供精準即時的健康監測。同時,這項技術也展示異質整合與先進封裝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潛力,以科技帶動健康照護與服務升級。

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張世杰表示,全球智慧醫療蓬勃發展,透過AI、大數據分析、物聯網及半導體等技術,可以實現從精準診斷到個性化治療,再到遠距照護的全面升級。在高性能、低功耗和小型化需求驅動下,3D IC封裝技術正引領醫療設備的創新革命,使醫護裝置向微型化、多功能化與智能化的方向持續邁進,開創全新智慧健康管理。

工研院開發出的4D拼圖可程式封裝平台有效縮短設計開發、製程時程的創新半導體封裝技術,透過在IC載板內整合可高速切換的開關晶片,採用模組化設計並可彈性嵌入多種功能的IC或裸晶,如AI晶片、Wi-Fi晶片及各類感測器,滿足客製化需求,相較傳統先進封裝設計的開發,時間縮短一半。圖 / 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在技術司補助下,開發出「4D拼圖可程式封裝平台」可有效縮短設計開發、製程的創新半導體封裝技術,該平台透過在IC載板內整合可高速切換的開關晶片,採用模組化設計,能靈活嵌入多種功能IC或裸晶,如AI晶片、Wi-Fi晶片及各類感測器,滿足客製化需求,與傳統先進封裝設計相比,開發時程可縮短至50%。

工研院表示,本次結合凌通科技微控制器(MCU)晶片,共同打造醫療照護的「無線感測口服膠囊」,有三大特色,首先具備靈活擴充性能因應多項健康檢測需求,且可根據患者需求選擇不同檢測模組,量身定制醫療服務。其次可以快速上線,迅速調整封裝結構、硬體升級,使產品迅速進入市場。第三具高傳輸可靠度,提供穩定高效的數據傳輸能力。

無限感測口服膠囊能滿足智慧醫療領域對先進檢測設備的需求,高彈性配置感測器、AI晶片、記憶體等不同功能模組,以提升診療品質。工研院積極透過創新科技為民眾打造美好生活,「4D拼圖可程式封裝平台」因具備彈性擴充的模組化設計,應用廣泛,涵蓋智慧工廠、智慧製造、無人機、穿戴裝置等不同領域,有利開闢未來物聯網時代新藍海。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