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白氏樂觀指數連四季攀升 景氣看好

鄧白氏樂觀指數連四季攀升  景氣看好
數據調查示意。圖 / Getty image @ Unsplash

美商鄧白氏(Dun & Bradstreet)發布2024年Q4全球企業樂觀指數 (GBOI) 與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結果全球與台灣企業展望前景樂觀指數雙雙上揚。其中,由於有利借貸條件與市場通膨情況持續獲得改善,GBOI較Q3成長7%、BOI更上升25%,創下這項調查以來新高,顯示企業普遍看好2024全年市場景氣。

全球貨幣寬鬆通膨放緩 GBOI揚升

受到全球主要貨幣政策影響,Q4企業對全球整體景氣抱持樂觀想法。各國央行,尤其是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皆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加上通膨放緩都增加企業信心。

在企業規模方面,大型與小型企業樂觀程度分較Q3成長+7.5%、+4.4%;其中,中型企業增加+10.2%,上升幅度最大,顯示中型企業在適應經濟狀況的敏捷與韌性;從產業面來看,製造業樂觀程度增6.1%、服務業增8.1%。製造業中又以電氣、電子和五金製造企業的樂觀指數成長最多;服務業方面,則以不動產業對景氣看法最樂觀。

調查也指出,全球監管環境丕變,促使企業採取更積極主動應對策略。32%企業視產業特定法規變化為當前最大風險,例如特定商品的貿易相關限制增加,促使企業朝多元化的供應鏈和市場邁進。為因應持續變化的監管條件,23%受訪企業正全面進行風險評估並制定監管合規相關策略和協定,確保業務符合最新監管的合規要求。 

全球供應鏈成長 台灣居亞洲前三

GBOI分析報告中,全球企業樂觀指數顯示Q4較上季+7.3%。主要由於財務壓力緩解、貨幣政策轉變、健全的監管框架、擴大參與永續發展倡議等因素,全球近4/5企業對其國內與出口訂單、資本支出和財務風險表示樂觀。在即將到來的年假,75%受訪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對內外銷市場深具信心,其中又以飯店與食品製造業最高。

觀察全球供應鏈連續性指數,Q4全球供應鏈連續性指數上漲6.8%。先進經濟體指數增長+9.8%、新興經濟體方面則小幅下降1.8%。近期運輸成本增加、貨櫃短缺等因素造成亞洲多數國家或區域的供應鏈連續性指數值下滑,台灣成長+8.5%,成長幅度居亞洲經濟體前三高。 

在全球商業財務信心指數方面,Q4與前期比較+6.3%。全球企業對「自身的財務狀況能良好支持企業營運」的期望多持樂觀並具信心;認為「採用更嚴格的財務報告和更重視合規性」是當前企業首要任務。

全球商業投資信心指數提升+3.6%,全球寬鬆貨幣政策提高企業對資本支出的正面期待。總體經濟持續緩慢復甦,增強企業投資信心;另在全球企業ESG指數增長+6.1%,主要得益於企業持續遵守監管要求、更落實資訊揭露規範、投資者對企業永續發展意識提高。 

服務業帶動BOI創新高 前景樂觀

BOI調查顯示Q4指數157.1,高於Q3。主要原因來自於銷售量、新增訂單量、淨利潤、銷售價格、雇用員工數5項指數都較前期上揚;在服務業樂觀情緒帶動下,樂觀指數創下自2020年本調查開始以來的新高。其中,交通運輸業對銷售量和淨利潤前景看法最樂觀;不動產業則對銷售價格與新增訂單量表現最看好。 

針對調查結果,鄧白氏國際市場首席營運長鮑文安(Julian Prower)指出, 2024年Q2台灣經濟顯著成長,GDP上漲+5.06%。台灣企業對市場預期,同步反應在Q4台灣企業樂觀指數的提升。政府積極推動經濟政策,發展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中心、數位轉型並加強東南亞合作以及2028年成為1兆美元經濟體等目標,都推升2024 年Q4商業信心達到最高水準。

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影響力持續擴大,企業對未來發展正面樂觀。然而,受到地緣政治與中國大陸需求趨緩等外部因素,Q4製造業對出口預期較前一季持審慎態度。儘管如此,在半導體、AI醫療保健、工具機、電動車(EV)、自行車與紡織品等6大關鍵產業的策略推動下,台灣企業持續樂觀看待前景。

鄧白氏表示,綜觀2024年Q1-Q4,GBOI與BOI的趨勢變化,分別上漲+28%、+110%,顯示全球企業正面看待今年市場表現,台灣企業更樹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樂觀指標。鄧白氏是全球商業數據與專業分析領導者,全球FORTUNE 500大企業近九成都使用鄧白氏企業情報資料庫做為市場行銷及風險管理的工具,1992年成立台灣分公司協助企業降低風險、加速業務增長。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