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農業部2023年全國家犬家貓調查顯示,家犬數約140萬隻,較2021 年增加19%;家貓也大幅增加50%,總數來到約130萬隻;財政統計資料庫也顯示,2018-2023年台灣寵物市場銷售金額由267億元推升到417億元,成長幅度達+56.86%。
再從寵物周邊商品銷售額觀察,過去4年以來成長幅度高達61.06%,全台每戶平均寵物經濟消費支出,2012-2022年由1,799元成長到2,449元,增幅+36.2%,寵物產業成長力道不容小覷。
萬達寵物(6968)即將在下(8)月上櫃,成為台灣股市第一家寵物零售通路商。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公布,2023年全年營收25.4 億元,年增+ 26.17% ;稅後淨利 0.83 億, EPS 2.17元,近3年來,持續維持高成長。最新營收資料也顯示,萬達寵物2024年6月營收2.25億元,年增+11.15%;上半年營收13.95億元,年增+13.24%,營收優於同業。
執行長李俊廣說,萬達目前穩坐寵物產業龍頭寶座,為插旗百億寵物商機,將持續引領台灣寵物市場快步前進。接下來獲利動能鎖定在擴大通路市佔、供應鏈垂直整合、建立總倉與發展海外市場4大策略的布局與推進。
策略1:擴大通路市佔
李俊廣指出,截至2024年6月,萬達已有117家門市,未來將挑戰250家。目標設定距離消費者住家8-10分鐘就有一家寵物公園。以2023年台灣寵物市場規模約417億元計算,萬達2023年營收規模25億,兩者間仍有相當大成長空間,因此,展店與單店營收持續成長將是今後推升營收關鍵。
李俊廣說,萬達從選點、人力培訓到會員招募,3年來累積非常紮實的SOP,讓每家新店從開幕第一天起算,約6-12個月即能獲利。以2019年店月均從114萬成長至160萬元,年成長+40%,成績亮麗。
策略2:垂直整合產業
萬達寵物成立於2011年,旗下品牌有寵物公園、毛孩市集、凱朵寵物、貓狗隊長等,提供飼主寵物食品、智能用品、玩具、衣著、寵物美容、住宿等服務。
為讓飼主有更穩定、專業的商品,除繼續開發自有品牌,也拓展其它國內外品質優良的供應商;向後整合投資產業中上游,以充足的商品多樣性,搭配通路人員顧問式服務,為飼主找到合適自家寵物的食品或用品。
李俊廣說,萬達在2019年取得電商平台毛孩市集經營權,正式將經營觸角伸往電商,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發揮虛實並濟優勢,提供飼主「全天候無距離限制、360度完整消費體驗」。
策略3:建立總倉供應
隨著分店數持續增加不斷推升營收,萬達寵物的物流成本也快速攀升。為增加來店停留時間與客單價,萬達計畫透過倉儲策略增加商品存量、降低棄單率,做到不讓飼主買不到,只怕飼主買不夠的目標。
李俊廣解釋,在總倉建立後,供應商將貨物運至總倉僅須倉管人員盤點後分送至各店,不僅可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創造出的獲利空間也可回饋給消費者。
策略4:發展海外市場
目前,萬達以自行開發的數據整合系統,領先同業建置企業數位化 DNA,串聯門市 POS、ERP 、CRM 、EC 電子商務系統以及 BI 戰情分析等系統,以智慧數據為基礎,預判情勢並協助營運、行銷決策。
展望未來,李俊廣說,今後將持續規劃輸出台灣建立的成功模式與經驗,聯盟海內外供應商從系統架構、管理制度、商品互導等多元面向合作,創造下一個營收成長動能與高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