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國際能源努力拓展海外市場多年,終於開花結果。第一波儲能櫃訂單,來自英、美、日。執行長陳信生表示,今年將實質出貨, 2024年確立為長庚國際能源的外銷元年,具有非凡意義。
長庚國際打進國際市場,陳信生為主要推手。他表示,初期儲能櫃的電池由樹林廠供應,目前進行中的桃園觀音投資計畫,將分兩期建置,合計電池產能上看5GW,規模將為目前樹林廠的10倍,可以滿足未來國內外客戶需求。
電芯到儲能系統 關鍵技術一手掌握
近年,電動車與儲能市場掀起滔天巨浪,台灣電池業在沈睡多年後,猛然覺醒,同時展開史上首見大手筆投資。截至目前約有5家大廠每家規畫的產能都在5GW上下,長庚國際能源便是其中一家。
長庚國際能源在董事長王貴雲堅持下,成為業界唯一自主研發配方,從電芯製造到儲能系統,一手掌握所有關鍵技術,憑藉這項堅持,長庚國際讓許多國內外客戶深受感動並表達支持、力挺的立場。
王貴雲為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長女;次子陳信生在疫後加入,使得台塑從創辦人王永慶投入電池產業至今,實質進入第三代接棒,說明電池產業不僅技術與資金密集,也是場比氣長的耐力賽。
自主研發技術 價格擁有完全競爭力
王貴雲在2005年創立長庚國際,是台灣第一批鋰鐵電池業者,前身為宏達國際能源,2009年更名至今15年。相較透過國外或由中國技轉的同業,長庚一路自主研發,不但進展緩慢,過程也備嘗艱辛,卻也因此能牢靠建立起扎實的在地化關鍵訣竅(Knowhow)與領域技術。
王貴雲強調,長庚國際能源的電池價格具有完全競爭力,一方面得自台塑企業西進30 多年、自動化生產經驗的加持,另一方面,長庚國際的電池高效能,每年維修費只佔1.5% -2.5%,遠低於同業的5-8%。從運轉3年、5年,甚至用更長的時間進行成本分析,結果顯示時間越長,長庚國際能源的競爭優勢就越明顯。
免消防散熱配套 UL9540A獨家認證
陳信生指出,中國電池業者挾價格與產能優勢,以橫掃千軍之姿囊括全球泰半市場,台灣在不具備價格競爭優勢的條件下,長庚國際打的就是一場價值戰,加上長庚有利基助攻,因此可獲得更多合作機會。陳信生強調,安全向來是市場最在意的重點,卻是長庚最引以為傲的地方。
在不藉助消防與散熱設備配套下,長庚國際目前仍然是台灣電池業唯一可以取得UL9540A認證的企業。陳信生補充並說,以自有材料配方與製程技術,使電池在充放電過程較一般方殼電芯降溫15%,除提高電池安全性,也減少輔電支出,減低維運成本,增進效益。因為安全無虞又可減少保費支出,使得長庚的價格就算貴一成,客戶也買單。
引進海內外策略夥伴 營造競爭優勢
電池業是資本與技術雙密集產業,長庚過去以來已投入數十億資金;也度過最辛苦的燒錢階段。目前,正進入業務快速起飛階段,引進國內外策略合作夥伴將是可預見的未來,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繼助力長庚國際打進國際市場,陳信生接下來可望再度扮演推手的角色。
原來,加入長庚國際之前,陳信生曾在手機業與國外投資圈工作各約10年,當年管理多檔創投與私募基金,由於選定投資標的大都為歐美VR與AI新創企業,為投資人帶來數倍甚至超過十倍獲利。
陳信生表示,期間經歷與累積的人脈,對今後規畫公司財務與經營布局,均將產生一定助力,他將竭盡所能以靈活開放的策略,彙集國內外資源,更進一步強化並營造出長庚國際的持續競爭優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