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科技進步快速使產品更精良,電子產品也愈趨精巧,致使自動化精密組裝製程產業,無不積極追求更穩、更小、更快以及更精準的組裝設備。尤其,自動化產線上的電子組裝設備,既要在有限空間內完成精密細小又脆弱的元組件取放安裝,同時還要兼顧產品良率與產線稼動率,對企業來說是一大考驗。
其實,電子產品組裝良率的好壞,核心關鍵就在「Z軸運動」,也就是垂直產品上下方向的運動,例如:細小元件與晶片的取放、移載、壓合、貼裝、固晶、插件以及檢測等。Z軸運動過程中,力量控制的好壞至關重大,一旦稍有閃失,就可能導致元件受損,進而影響產品良率。
有鑑於此,因應現今電子產品輕薄特性的設計趨勢,驅動Z軸運動的機構設計與製造,同樣須朝輕薄、緊湊的方向前進。為達到最佳化產線稼動率、有效提升產量,多軸同動的驅動與控制,不可或缺。
此外,為提升Z軸運動效率,組裝設備必須要能解決力量控制、力量感測、位置回授、機構直驅以及尺寸輕薄等多重難題,在時間上同時要盡可能縮短生產週期,才能突破製程良率的痛點。
台達為因應高精密的製程需求,推出微型線馬致動器(LPL),這款線性運動模組,一機整合線性馬達、光學尺、力量感測器、小旋轉伺服馬達、編碼器、滑軌和框架,特點是回應快、力量控制可到達0.1 N細微且穩定。
結合台達MSR-LE系列自製光學線性編碼器,位置回授解析度可高達0.5 µm,符合高精度需求。其中,零背隙的直驅設計可以降低摩擦耗損,有效提升設備壽命並降低維護成本。

LPL 體積輕薄,在有限空間中可進行併排組裝,因機構採多軸設計時可有效提升稼動率,為此,LPL 搭配台達ASDA-D3伺服驅動器,採雙驅動系統,由兩個獨立驅動單元實現雙軸同動並整合控制器功能,確保在進行高加減速運動時,仍能保持運動的平滑性。
相較台達同級 100W 單軸伺服驅動器,新解決方案可節省70%配置空間。台達LPL 還可透過光學尺和力量感測回授,結合伺服驅動器內建二次平台功能,實現軟著陸 (soft landing) 功能,藉由速度與施力的細微調控,順利進行精細元件的取放與安裝。
台達表示,目前微型線馬致動器 LPL結合伺服驅動器 ASDA-D3 的Z軸運動控制解決方案,已成功驗證並且放量導入,應用在取放貼標、3C 組裝、高密度貼片、AOI 檢測等場景,其高精高速運動控制與軟著陸功能,可顯著改善產品良率,滿足企業對精密電子組裝、半導體產線上的自動化產能升級需求。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