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行車產業在全球能見度高,品牌力強大的企業也不少,其中,又以捷安特、美利達為代表。國內自行車業的核心組件都有不錯實力,尤其鏈條大廠桂盟就取得全球約8成市占;然而,在「三電」主要核心零組件的馬達電控與電池自主性則有待進一步提升。
台灣電動智能自行車協會秘書長蘇雍翔指出,電動自行車是值得發展的產業,希望台灣可以培養出國際級的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去年,該協會執行數位發展部5G專案計畫,協會掌握全球一手資訊扮演交流平台,從中協助2家會員廠商通過甄選,成功凝聚向心力。
台灣電動智能自行車協會2021年10月成立,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為該會理事長,秘書長蘇雍翔說,創會時會員只有50多家,目前增至近百家,力拼年底會員數能夠翻倍。威剛是記憶體模組大廠,規模僅次於金士頓,居全球第二。因為轉投資事業包括電動車馬達等,看好電動自行車值得發展故催生成立協會。
電動車時代來臨,驅使車廠經營從油車轉向電車,但兩者在結構上存有全然不同的差異性。過去的技術與零組件均無法延用,所以要有全新的經營思維,蘇雍翔補充並表示,油車廠既有的基礎,雖然是發展電車的基礎,但也經常成為牽絆電車前進的包袱,國內外案例,屢見不鮮。
反觀,有些新創企業一開始從純電車出發,發展速度與成績都不遜於傳統車廠,很值得思考。蘇雍翔指出,例如達方就以BESV品牌,走紅日本電動自行車市場,數年前已經搶佔日本高端電動自行車第一名,成績亮麗值得稱許。
台灣電動智能自行車協會去年舉辦指標企業工廠參訪,蘇雍翔說,今年將進一步規畫辦理研討會與商機媒合,助力電動智能自行車可以得到全方位快速成長與茁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