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在 NYTDC 70年來首位臺灣評審

李根在 NYTDC 70年來首位臺灣評審
臺科大設計系副教授李根在曾6度榮獲紐約TDC年度競賽獎,今年更受邀擔任評審,成為該項競賽開辦70年來首位臺灣評審。圖 / 臺科大提供

紐約字體設計賽 首位臺灣評審

NY TDC紐約字體設計競賽是全世界第一個以字體設計為主的設計競賽,也是國際知名平面設計競賽之一,臺科大設計系副教授李根在曾6度榮獲紐約TDC年度競賽獎,今年更受邀擔任評審,成為該項競賽開辦70年來首位臺灣評審,臺灣設計師在全球有目共睹的創意和設計能量,深受國際肯定與業界讚許。

對於成為70年來第一位台灣評審,李根在坦言既高興又惶恐,他說這次競賽共分為字體設計 (Type Design)、視覺傳達 (Communications Design)、刻字 (Lettering) 3組,每組7位評審中,各有1-2亞洲設計師,他認為自己的使命在於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作品,能讓其他語系評審得以理解不同文化與語言上的文字設計與應用並從中取得共識。

全球獲獎無數 聯結臺灣與國際

今年,適逢NY TDC紐約字體設計競賽70週年,每年都吸引來自超過60個國家/地區的設計師參賽,獲獎作品除可至世界各地進行巡迴展出,也將在備受全球設計師推崇的TDC年鑑《The World's Best Typography》中亮相。

李根在設計作品獲獎幾乎囊括全球重要設計競賽、展現豐富創意與文化意涵,致力於聯結臺灣與國際的設計產業,引進重量級國際競賽展覽到臺灣,比如連續8年在臺科大舉辦紐約字體藝術指導俱樂部年度展、發掘30歲以下的設計創作者的國際Young Guns新銳設計展以及英國D&AD展等,將世界頂尖的設計概念與作品帶進臺灣,激發臺灣學子的創意與國際視野。

參賽學習 獎項是糖果也是毒藥

在教學上,李根在認為「啟發」是最重要的教學方式,他會避免過度介入學生的作品想法,「教學的方法不是公式,不是形塑學生成為單一的樣貌」,老師的功能是在旁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特色與風貌。

香港機場李根在字體設計作品
李根在為香港知名劇團「進念二十面體」劇目《道可道,Fashion》設計海報,該設計榮獲2022年紐約字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獎,同時被評選為卓越字體設計與年度最佳字體之一。圖 / 臺科大提供

李根在也建議學生用平常心去面對各種競賽,雖然成就感是學生願意持續努力的原因之一,但參加比賽的目的並不是只在於獲獎,而是透過比賽去觀察評審對設計的評斷,無論得獎與落選其實都是很好的學習機會。他指出,學生應該要透過多種方式獲得成就感,「獎項是糖果,也是毒藥。而決定獎項是糖果或是毒藥的關鍵其實是參賽者自己。」

跨域博學知識共融 展現新可能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設計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回到校園進行在職進修,李根在說,臺科大除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外,學生的潛力開發也不容忽視。寒暑假的業界實習更可以讓學生跳出想像,對業界有更多具體了解,交流與互動後最終找到自己的定位。

李根在說,設計是門雜學,設計者本身應該從自身的文化與歷史出發向外延伸,對世界有更廣泛的認識。此外在強調跨領域、跨專長的今日,設計也需要有不同的學科加入,將其他領域的知識融入到設計當中,讓設計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