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後全球產業重拾商機,人們生活也回歸正軌,對生活品質與健康關注卻與日俱增,同時因受永續發展議題影響,對食物需求也從追求高營養價值的飲食,更看重對自然環境與永續發展的守護。想要符合海洋永續捕撈原則,又要取得比一般肉類更具營養價值的蛋白質來源,海鮮就成了現代人照顧自己、照顧環境的主流飲食趨勢。
在家用餐率增加 重視產地來源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1(Norwegian Seafood Council,NSC)昨(12)日分享年度One Poll海鮮趨勢報告。這項調查來自該協會全球推廣活動時,針對挪威海鮮進行的持續市調。報告顯示疫情影響全球飲食習慣,讓更多人選擇在家用餐。

另外,受這幾年通貨膨脹與成本上升的影響,也助長民眾選擇在家吃飯的趨勢,直接取代頻繁的外食。根據該協會調查,許多國家在家食用鮭魚的消費比例超過70%,調查結果顯示了現代大眾用餐場所與飲食習慣改變的主流趨勢。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東南亞區總監Åshild Nakken強調,疫後人們對生活方式選擇的影響更加關注,努力追求更好的健康。對海鮮來說,了解產地來源對品質良窳至關重要,這是該協會在全球倡議的關鍵訊息:「產地決定品質」(Origin matters)。
台灣人每週一次海鮮 僅次日越
根據這項調查顯示,在台灣81%消費者認為,清楚標示魚類和海鮮產品的原產地非常重要;77%消費者對海鮮的熱愛十分明顯,台灣人每週至少吃一次海鮮,這在亞洲比例相當高,僅次於日本和越南,每週吃魚/海鮮的比例高達96%。
在購買海鮮的通路選擇上,89%的台灣消費者在意通路是否能提供多樣的海鮮選擇;85%的消費者重視通路是否提供永續來源的海鮮產品。可見台灣消費者對於海鮮生產過程中,是否能維持環境永續以及產地透明度相當度重視。
亞洲海鮮消費趨勢 跟著中韓走
這項針對全球的調查更顯示,36%消費者願意為清楚標示產地的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與台灣對海鮮來源重視的現象,同時出現在葡萄牙與美國,分別為72%和62%;在中國零售市場方面,高達86%的消費者在選擇海鮮時,會先認明產地來源。Nakken說,這充分凸顯了Seafood from Norway原產地商標的重要性,因為該商標讓消費者對品質充滿信心,確保購買的海鮮來自挪威寒冷清澈的水域。
目前,亞洲市場海鮮消費趨勢正由中國和南韓當地消費者引領。中國消費者對進口海鮮充滿好奇心並積極擁抱電子商務和社群商務等新興購物模式;韓國消費者則更加重視海鮮產品的產地和品質,對冷鏈物流和線上購物平台的信任度也更高。亞洲市場的這些趨勢預示著未來全球海鮮產業的發展方向,也為海鮮相關企業提供巨大的市場機會。
吃最好的成為頂尖 哈蘭德代言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指出,2024年海洋產業雖面臨各種挑戰,但與健康、追求更佳的生活品質及關注地球環境生態的重視,相關議題仍持續吸引消費者關注。
全球Z世代最年長的一群,今年已來到具有足夠消費力的27歲,這些新生代消費者的價值觀深受永續採購、公平貿易以及道德實踐的品牌價值等觀念影響,這些觀念也都是該協會秉持且不斷耕耘的初衷。

藉著這股熱潮,挪威海產推廣協會長期推廣永續海鮮,今年更與足球巨星哈蘭德(Erling Braut Haaland)簽約,成為Seafood from Norway挪威海鮮在全球市場的合作夥伴,為挪威海鮮的品質發聲。12月31日以前,在家樂福、Mia C’bon的冰鮮挪威鮭魚,都能看到哈蘭德與挪威海鮮認證商標貼紙,鼓勵消費者「吃最好的,成為頂尖」。
1挪威海產推廣協會隸屬挪威貿工漁業部(Ministry of Trade, Industry and Fisheries),由挪威海產產業合資成立,為挪威海產出口業者公認機關。總部設在挪威特羅姆瑟,並在各大市場設有據點,目的在提高挪威海產資源的價值,耕耘開發全球市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