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客家文化會館多了座充滿故事的橘紅房間,北市客委會以「亻厓个房間」為題,深入呈現客家女性生命故事與多元面貌,同時總結年來創作成果,邀請市民一同探索這座充滿客家女性生命力的房間。
《亻厓个房間》成果展即日起至6月底,在北市客家文化會館一樓展出。展覽內容豐富多元,包含音樂創作者與受訪者的田野調查、創作歷程;首度公開工作坊學員的學習成果,搭配音樂會精彩照片,帶領觀眾漫步橘紅房間,細細品味客家女性跨越時代的變與不變,審視自己與客家、文化、性別間的交織與疊加。
展覽特別呈現表演工作坊成果紀錄,由「小劇場學校」專業老師帶領學員,透過即興表演、劇場繪畫、表演創作、認識自我、讀劇等課程,將學習轉化為充滿趣味與創造力的精采演出,開創了臺北客家藝文展演嶄新可能性。

亮點人物真摯動人的生命故事,透過客家金曲音樂創作者米莎、羅思容、邱淑蟬、吉那巧妙轉譯,化為一首首動人心弦的客家流行音樂。
此外,展覽亮點還包括多位具代表性的客家女性生命故事,包括文學作家方梓、張郅忻、咖啡杯測師劉玉嬌、廣播主持人宋菁玲、劇場編導徐堰鈴、未來親子品牌長劉冠吟與社會工作者羅靖茹等。
展覽更融入LGBTQ+議題,透過新聞工作者鄒宗翰的生命經驗,傳達理解與包容多元性別文化的重要性,展現臺北市在藝文、性別與族群領域的進步、平等與共融。

北市客委會表示,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走進橘紅色的《亻厓个房間》,在音樂與故事中,感受客家女性的堅韌力量,發現都會客家文化的底蘊,更多詳情可以上臺北市客委會官網或臺北客家臉書粉專查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