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胡琴大師閔惠芬逝世十週年,大師身影經典傳承。臺北市立國樂團(TCO)特別策畫「琴‧情」音樂會,以二胡音樂為主,由首席指揮張宇安執棒,邀請新加坡華樂團二胡首席趙劍華訪臺演出,恩師閔惠芬首演劉文金《長城隨想》的二胡協奏曲;同時並將首演臺灣作曲家陸橒新作《琴‧情》,陸橒先後師事趙劍華、閔惠芬,以此曲紀念師徒情緣。
世界首演 琴情展露動人師徒情
趙劍華是閔惠芬得意門生,他憶及跟閔惠芬學琴時,只要時間允許,她就會給趙劍華「放假」幾週,讓他去南京藝術學院、中央民族樂團等地跟名師學琴;每次臨行前還會代為聯繫好老師、親筆寫封介紹信讓趙劍華帶上,關愛支持與用心展露無遺。
1989年起,趙劍華擔任上海民族樂團首席,新加坡華樂團成立後,成功考入樂團擔任二胡首席,開啟人生新樂章。這次選擇演出《長城隨想》二胡協奏曲,將世界首演用來紀念與閔惠芬的師徒之情,動人的樂章與傳誦一時的琴情相映,更令人動容。
一場音樂會 二胡拉出多首經典
張宇安指出,這場音樂會聚焦二胡演出,一場音樂會就可以欣賞到名家展現出二胡的各種姿態。除長城隨想、琴‧情,這次演出也將帶來胡琴四重奏的特殊編制,將由北市國新中生代優秀胡琴演奏家林承鋒、何佩庭、王薇與莊佩瑾擔綱,演出作曲家何娜的胡中越影以及作曲家劉卓夫的戲花鼓。

其中,何娜是青年胡琴演奏家,目前是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二胡副教授,作品取材江南戲曲中的越劇唱腔元素,運用二胡酷似人聲的音色模仿戲曲聲腔,將傳統戲曲聲腔音韻與現代音樂的和聲複調有機結合。
戲花鼓四重奏 胡中越影聽新版
張宇安說,本場作品也將巧用胡琴家族中,二胡、中胡的音色與音域特點,展現胡琴演奏技法與重奏魅力。何娜特別將胡中越影改編成12把胡琴與擊樂新版,今晚登場亮相,值得大家期待。
劉卓夫的戲花鼓胡琴四重奏與國樂團版,以湖南花鼓戲中的音樂元素作為創作基礎,融合流行音樂的節奏特徵,營造出輕鬆、詼諧的氛圍,既能提供截然不同的國樂感受,也能聽出4位胡琴演奏家的深厚實力。
親臨中山堂 親聆大師琴韻傳情
北市國表示,除二胡演奏曲,這次也安排兩首經典傳統大型合奏曲目,先由劉文金、趙詠山編配給國樂團的十面埋伏開場,樂曲充分利用樂團寬廣的表現力,賦予更強聽覺效果,曲中許多彈性速度的段落,特別能展現北市國優異的合奏能力與默契。
由劉鐵山、茅沅創作,彭修文編配的瑤族舞曲,樂曲精巧、旋律主題個性鮮明,加上彭修文巧心編配,充分彰顯國樂獨奏特色與合奏時的樂音角色,值得一聽再聽。今(28)日晚上19:30親臨北市中山堂中正廳,可以現場聆賞經典樂曲,親炙大師琴韻傳深情。
延伸閱讀
- 聽傳承聽青春 聽北市國舞動繁星點點
- 鄭立彬掌北市國樂團 親揭繽紛新樂季
- 笙樂飄飄處處聞 北市國樂團歐洲巡演
- 聽見瞿春泉 好市成雙音樂會 眾樂樂
- 傳統藝術季壓軸 李超魏海敏琴韻新篇
- 北市國x灣聲 兩團今合奏 未演先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