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術,大家想到的是李安電影裡刺客飛簷走壁、樹梢林間高來高去的比劍場景,還是古龍或金庸筆下的奇幻世界?傳統武術有數千年悠久歷史,莫測高深,給人一種遙不可及、生人勿近的神秘感。
一腔熱情 三個年輕人夜奔武林
三個年輕人憑藉著一腔熱情,創辦「夜奔文創」。大起大落,熬過新冠疫情,如今以更沉穩內斂的姿態推廣武術文化,除傳授武術,他們的改良服裝也受到世界各地武術愛好者喜愛;夜奔文創重新詮釋武術的精神,添加許多創新元素,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喜愛武術,因此匯聚更大的力量,讓武術能長遠流傳下去。
夜奔創辦人黃鴻璽,正宗台灣人,卻在加拿大求學期間才加入武術社團,開始習武。大學畢業赴港工作,返台拜武術家徐紀為師,並進入雲門舞集擔任武術課程老師。數年後,透過雲門流浪者計畫,黃鴻璽到中國旅遊尋訪北派武術數月返台,毅然決然辭去雲門教學工作,隻身到北京開設同名旅店「夜奔北京」。
十年迎送八方來客 聚各地武人
黃鴻璽找到一處北京四合院客棧為軸心,十年間迎送八方來客、各地武人,其中九成是外國人,以歐洲國家為主英、德、法、瑞等。每天下午三點,員工和住宿的房客齊聚練武,附近的孩子也到夜奔,有的練武,有的寫書法,如同文化體驗營。
由於品牌獨具特色,深受觀光客喜愛,相繼被歐洲國家的人文雜誌與旅遊刊物報導,經營漸上軌道,並深入大同、平遙拓店。直到新冠疫情蔓延,黃鴻璽黯然結束北京與平遙的營運回到台灣。目前,夜奔在僅剩中國大同一據點。
武術入生活 創造時尚一戰成名
2022年,夜奔自美國的群眾募資平台獲得一筆資金,開始投入武術服的設計與製作。黃鴻璽思考,華人身體文化如此精練,能做出來的不應該只有唐裝吧?所以一改傳統武術服裝制式缺乏美感的造型,把環環相扣的武術扣與連接後背雙手的老剪裁重新審視,開發出適合不同季節穿搭的「通明扣」服飾。

新設計除符合各種武術動作的需求,也在身體剪裁設計、材質選擇上特別用心,同時顧及細節與美學,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時尚,讓「武術入生活」,一戰成名。
夜奔文創品牌總監劉少凱表示,武術是身體的藝術,是身體的思考,也是身體的哲學。夜奔嘗試做到讓武術年輕化,以文創商品為載體,找回東方人的身體美學,結合課程、服飾展現品牌對美感和品質的堅持,也吸引許多年輕人前來習武,讓更多民眾了解武術,武術文化才能傳承下去。
劉少凱說,講到武術服,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寬大呆板,不適合日常穿搭的造型。從國外的觀察,無論是日本空手道、韓國跆拳道,都有統一的道服和區分層級的腰帶,這種形式上的美感能帶動儀式感,對課程的推廣也大有幫助。事實上,中華武術一直有一套自己的服裝體系。
扎根台灣 聘師開辦武術團體課
習武講求對自己身體要能了解透徹,練拳的過程其實就是練人,舉手抬足動作連綿不絕,衣服的剪裁相對重要。「我們做了很多努力,不斷調整,希望讓武術服成為練武的一部分,也是日常傳達身體美學與時尚的展現」。
決定在台灣扎根,夜奔也開辦起武術團體課程。雖然聘請到的老師來自各門派,但從中也梳理出一套自己的教學系統,從蹲馬步、拉筋、站樁、撐拔,由淺入深,甚至只是呼吸吐納都是喚醒自身的方式之一。每堂課加入體適能訓練的設計,教練也以武術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幫助學員了解武學的文化脈絡。
劉少凱強調,武術練的不只是身體方面的運動,武術是對自我觀照的一種訓練,更應該仔細聆聽自己的身體,吐納與呼吸之間達到身心靈的平衡。提升身體的整體意識,同時關照周邊環境,「內運外動」是武術最核心的概念。透過了解自身身體的狀況,去幫助循環、更滋養身體,而非消耗。

切東方身體文化議題 有聲有色
東方身體文化是環環相扣,不斷累積而成的。武術能幫助面對生活上的壓力或情緒上的考驗,做出更好的應對,是人人都適合的一種運動。目前夜奔在台北設有武術教室,每期8堂課也提供單堂體驗,並不定期在全台各地快閃開課、跨界合作,學員以上班族為主。
在我看來,夜奔傳承老武術、推展新武服,一路走來其實起落有致、有聲有色。台北武術課以Me, neither鼓勵女性接觸武術,因面臨危險時瞬間反應很重要,拒絕、抵抗,然後安全脫身,武術可幫助提高女性身體自主意識,也可防身;服飾事業部分,除在台南林百貨有專櫃,台北大同區也有合作店面,未來也計畫在大稻埕展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