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家陳芍伊擷取靈感構思敘事圖像,運用立體想像力創作陶藝雕塑,搭配多元媒材創作,作品帶有2D轉3D的視覺趣味,如動畫般的色彩調性與劇場場景,建構獨特藝術語彙,總能締造鮮明個人風格。
飛航模式—陳芍伊陶瓷創作展4/28日以前在陶博館1樓陽光特展室,展出18組件穿梭現實與夢境的作品,陶藝家邀請觀眾開啟飛航模式,靜心欣賞陳芍伊活潑奇趣又饒富興味的陶藝創作。
陶博館館長張啟文表示,陶博館激勵許多年輕藝術家勇於突破創作限制,自2017年起臺灣陶藝獎增設「新銳獎」,為臺灣陶藝界注入活水,帶來更大的陶藝發展能量。陳芍伊於2021臺灣陶藝獎獲選新銳獎首獎,將曾經學習動畫的基礎經歷,帶入陶藝創作中,仿如自平面繪畫延伸的立體陶藝雕塑,在新世代陶藝創作中別具個人特質與辨識度。
陳芍伊畢業於南藝大應用藝術研究所,目前任教於朝陽科大工設系,近年參與公共藝術領域,著力推廣陶瓷藝術之美。求學時投入學習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的根底,為「陶瓷」創作注入媒材能量,用釉彩細膩的彩繪筆觸轉譯心靈狀態與潛意識,形塑隱藏在她心中的幻獸,以360度的虛實交錯感,為觀眾帶來穿梭現實與夢境的多重觀點。

陳芍伊說,「若能賦予角色生命力來演繹故事,那雕塑本身的劇場性就能更加豐沛,這是我的初衷」。《雪蛾》結合玻璃材質,在陶藝作品中燒出白雪覆蓋的樣貌,描繪包裹在植物內的小孩安靜休憩於蛾的翅膀上方。
《蝶翼》載負一片片翅膀,仿如移動,並以如花綻放的姿態,冒險飛舞在隱約充滿危機的環境。《飛羽植栽》則是觀察多肉植物,起初長出半透明的肉芽苗到逐漸成長茂盛,訴說自己創作時靈感乍現瞬間到作品成型的過程,整體色彩以清新溫柔的綠色點綴,植栽小精靈身上半透明的玻璃裝飾,為作品增添夢幻輕盈感。
陳芍伊以人物、動物、植物等元素,將真實物種和夢境混合,交織出具象作品,引發觀眾的好奇心與反射自我產生解讀,讓展覽更帶有豐沛的劇場感受。

陶博館表示,除飛航模式—陳芍伊陶瓷創作個展,地下1樓的思潮共振︰2024新北市美術家聯展也精彩有看頭。尤其,2024春遊三鶯將在4/7日活動結束,陶博館提醒把握免費開放的機會前往參觀。更多展覽資訊可上陶博館官網或粉專查詢。
延伸閱讀
- 曹松清新竹蔦屋個展 前進日本起手式
- 春遊三鶯慢時光 感受在地文化陽光
- 春遊三鶯正當時 陶博館重啟甕藏春梅
- 國際咖啡杯大賽展 陶博館呼叫咖啡控
- 梁佑華釋放79小陶怪 快來陶博館收服
- 青銅般美學藏不住 陶博館丁有彧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