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墩油畫展 靜觀水墨行草躍然畫中

鄧明墩
畫家鄧明墩油畫展,3/23-4/14在臺中市屯區藝術中心登場,展出抽象畫恣系列作品第一章水墨行草,自2019年以來抽象畫作品精髓,值得前往欣賞,圖為畫家與作品合影。圖 / 鄧明墩提供

鄧明墩(Teng, Mingtun 1962-  )油畫展,昨(23)日起至4/14日止,在臺中市屯區藝術中心登場,展出抽象畫恣系列作品第一章「水墨行草」精選。

所謂油畫中的水墨行草是鄧明墩所開創。他以草書單一筆劃為元素,結合書寫方式創作,揉合多年多次嘗試精心研創的技法—將原不相容的乾性油畫與水墨溼性渲染巧妙融合,使水墨特性躍然於油畫創作,為油畫創作帶出新領域正是本展看點所在。

鄧明墩數十年創作,從具象創作的寫實、印象到抽象創作,作品如同不斷在藝術界探索和突破中潛行的尖兵,創作精神和獨特視角每有別出心裁的表現。

早期,鄧明墩推出的迷濛系列為自己在畫壇飇出高音,辨識性高與風格鮮明的畫風,為其收穫不少藝術界與藏家們的關注與迴響。今年個展的創作則集結自2019年以來抽象畫的作品精髓,值得欣賞。

z113s,鄧明墩
| z113s,鄧明墩

鄧明墩,1962年生於台中市,六歲習畫,幼時因祖父慧福法師鄧恭賢接任台中觀善寺住持,整建寺廟聘請雕刻師造佛像、彩繪師畫璧畫,鄧明墩身入其境,耳濡目染對繪畫產生極大興趣,並常借用祖父案頭擺放的書法工具自學書畫。

小二起即經常參加寫生比賽,小五獲台中中山公園中部寫生比賽第一名,從此更努力畫畫,就學居仁國中曾隨老師李源德習畫;讀明道美工科時,也隨竹雕家陳春明學竹雕等立體美術工藝。1992年起,毅然縱身探究藝術理論與創作;2006年起成立畫室,開班授課。

與多數藝術家沈浸創作對具體時間不求甚解,鄧明墩不但對繪畫投入,對自我繪畫創作路徑轉折,記憶尤其清晰。他自剖1992-2008年以風景畫為主,或寫實或寫意,深受法國印象派影響,擅光線與色彩表現,坦誠受莫內影響至深;其後,融入野獸派風格的作品呈現出半抽象畫風,類似廖繼春風格。

z115n,鄧明墩
| z115n,鄧明墩

一幅畫的內蘊,足以表徵歷史、觀念、主義、習性、記憶等,但終究要隨時間推移而漸變,最後消逝。鄧明墩補充並說明2009-2018年開始的迷濛系列創作。「畫面全以紫藍色系完成,應用一層層迷濛霧狀表現出冷光氛圍,藉以表現人物隱約可見的風格」。

作品以集錦式構圖處理,「將人物及景物或其成就創作結合,一張圖能展現被繪者的特性,迅速精準的傳達給觀賞者,深具人文底蘊及關懷」。系列作品深具個人獨特風格,作品中荷蘭後印象派大師梵谷、水墨畫壇國際藝術巨擘張大千、台灣前輩油畫大師李梅樹等辨識性高,為鄧明墩鍾愛。

大師梵谷
|荷蘭後印象派大師梵谷,迷濛系列,鄧明墩

2018年「鄧明墩獨創風格油畫展」在國父紀念館展後,天蠶再變。鄧明墩擺脫具象束縛,開啟抽象創作,2019年展開恣系列抽象創作。目前,抽象創作分《水墨行草》、《一即一切》、《氣與分子》三大章,其下各有子節,例如這次展出的作品集水墨行草就是其中之一。

在水墨行草下另細分有隨心、生命、兩三筆、極光、氣韻、筆韻、斑駁、天書、盛開、太虛、雲彩、墨染、琉璃光等。其中,鄧明墩尤其對「兩三筆」這分枝充滿自信並津津樂道。

他說,在偌大畫布上只用兩三筆就要勾勒出心中的壘塊或激昂,看似容易其實真不簡單,所謂「著墨不多、盡得風流」每一次落筆都是數十年來千萬回筆法淬練出的厚積薄發,在完成創作的前提下既要筆筆蒼勁有力,又要兼顧畫面構圖,失敗率極高但成功的作品每每值得品味再三。

回首來時路,鄧明墩數十年藝術取徑從具象創作的寫實、印象到抽象創作,作品一直在探索和突破中。鄧明墩自認這次展出的「水墨行草」系列,初步已展現自己的抽象畫作精髓一隅。

問到未來的創作計劃,鄧明墩說,從2022年開始,創作力豐富的他,再次悄然「展開山之魂、樹之靈新系列,嘗試以寫實技法描繪紀錄台灣高山峻秀與林木勝景」。畫家再次策馬入林,結果對創作風格將再起什麼變化,我們無從得知。然而,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相信在後續創作中他將再次順利解任務,找到想要的答案。

2019-z052s,恣系列,鄧明墩
| 2019-z052s,恣系列,鄧明墩

鄧明墩油畫展─水墨行草

展期: 2024.03/23-04/14
時間: 09:00-17:30
地點:屯區藝文中心美學空間
地址:台中市太平區大興路201號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