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美展書篆選粹 見證30年書法流風

桃源美展書篆選粹 見證30年書法流風
橫山書藝館新春檔期舉辦流·形‧書:桃源美展書篆選粹展,展期至4月15日。展出桃源美展自1995年來書法藝術與篆刻類首獎作品,見證臺灣近三十年來書法流變面貌,圖為展覽一隅。攝影/王世邦 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桃美館轄下橫山書藝館長期關注於書法藝術的流變與發展,今(2024)年新春檔期舉辦流·形‧書:桃源美展書篆選粹展,展期至4月15日。展出桃源美展自1995年來書法藝術與篆刻類首獎作品,見證臺灣近三十年來書法流變面貌。 

本次展出51件精彩作品,回顧歷年競賽作品取法與表現形式的演變,體現書家筆墨與時代的精神。其中,28屆以來的20位首獎得主並為本展揮毫提供新作,按獲獎先後有藝術家宋良銘、江金晃、廖大華、吳英國、鄭禮勳、黃伯思、吳啟林、蕭順杰、吳奇聰、吳富源、林穎生、尤振宇、施承佑、於同生、呂宗城、鄧君浩、劉彥醇、鄭宇宏、羅應良、張倍源。

心無坐有聯,鄭禮勳,200×105cm,紙、墨
| 心無坐有聯,鄭禮勳,200×105cm,紙、墨。展出作品皆以長峰羊毫書寫,隸書渾樸大方,以簡牘用筆外亦有金石斑駁質地,饒富韻味。

桃源美展於2006年由地方競賽轉型為全國徵件,激發臺灣各地藝術愛好者共襄盛舉,不僅擴大參賽人數,在書體及風格上也開拓寬獎賽視野,既呈現桃園在地書家的發展軌跡從古典穩健清新的書風,轉為追求奔放逸趣;從承襲文人韻味,到開創視覺新感受,反映臺灣整體書法藝術在獎賽中追求的面向與形變。

當新作不再受限於競賽規範,更能傳達自身的創作思維,展現書藝家的多元的表現手法及新意。不僅在作品尺幅上有更多樣的大小變化,藉以應對現代的美術館展示空間,更在媒材上突破既定的筆墨常規框架,用布匹、菜瓜布來書寫,呈現特殊的筆劃質感,也透漏出個別書藝家的創作歷程。

黃伯思書法
| 曹孟德短歌行詩句,黃伯思,70×270cm,紙、墨。作品以布代筆,試圖表現不同於毛筆的線質調性。布在書寫過程中因不同的揉捏方式即隨機產生不同的飛白效果,讓線條有意外的趣味

桃美館表示,官辦美展一直是臺灣美術發展的重要推手,本次藉由美術館的專業展示空間和規劃,期待能讓觀眾一探今日臺灣書法在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的發展軌跡,並從中思考藝術獎賽和美術館展覽之間對於當今臺灣美術發展的關連與意義。

本展至4月15日在桃美館橫山書藝館展出,期間將舉辦專題講座等教育推廣活動,最新消息請至桃園市立美術館官網查詢。2024桃源美展徵件,涵蓋水墨、書法篆刻、水彩、油畫、膠彩及版畫6徵件類別。中華民國國籍或住在中華民國並持有居留證明的藝術創作者都可以個人方式參賽;線上徵件時間自6/3-6/28 16:00止,至桃美館官網專區報名

尤振宇,206×50cm×3,紙、墨
| 李賀染絲上春機,尤振宇,206×50cm×3,紙、墨。繼承明清草書縱橫連綿、墨氣淋漓的書寫面貌,點畫牽引如弦歌樂舞跳躍激盪,重墨不滯卻入木三分、細筆如藕絲牽大象氣貫一念。

流‧形‧書:桃源美展書篆選粹

主辦:桃園市立美術館|橫山書藝館
展期:2024年2月2日至4月15日 
時間:週三至週一 09:30-17:00 週二休館
地點:橫山書法藝術館 (大園區大仁路100號)

 

延伸閱讀

google.com, pub-9231246403495829,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發表評論

請輸入您的評論!
請在這輸入你的名字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